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通判挽诗·其二》
《赵通判挽诗·其二》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五言律诗

碎剧更尝久,跻攀鬓已皤。

题舆嗟命啬,制锦得名多。

铭好传千载梁摧一窠

书丹惭钝笔,回恻甚于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得名(dé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字或称号

更尝(gēng cháng)的意思:再三尝试、反复尝试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梁摧(liáng cuī)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摧毁一切障碍。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书丹(shū dān)的意思:形容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碎剧(suì jù)的意思:指戏剧、电影等艺术作品的剧情非常紧凑、扣人心弦,令人难以分神。

题舆(tí yú)的意思:指对文学作品、文章等进行点评、评价。

一窠(yī kē)的意思:一窠指的是一群或一堆相同或相似的东西。

制锦(zhì jǐn)的意思:制作精美的锦缎。

鉴赏

这首挽诗《赵通判挽诗(其二)》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逝者赵通判生平的回顾与评价,展现了对其人生价值和贡献的深切缅怀。

首句“碎剧更尝久”,描绘了赵通判在官场中经历的漫长岁月,面对复杂琐碎的政务,他始终坚守岗位,不辞辛劳。接着,“跻攀鬓已皤”一句,以鬓发斑白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赵通判年华老去,但依然坚持工作的坚韧精神。

“题舆嗟命啬”表达了对赵通判命运的感慨,虽然他勤勉尽职,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提拔。“制锦得名多”则赞扬了赵通判在地方治理上的卓越表现,他的政绩广为人知,深受百姓爱戴。

“铭好传千载”是对赵通判功德的肯定,认为他的事迹将被后人铭记,流传千古。“梁摧付一窠”则以比喻的手法,形容赵通判的离世如同梁柱断裂,令人痛惜不已。

最后,“书丹惭钝笔,回恻甚于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文笔的谦逊,同时也流露出对赵通判逝世的深切哀悼之情,仿佛连苏轼这样的文学大家也难以表达出心中的悲痛。

整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不仅展现了赵通判一生的功绩与品德,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与怀念。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因纳上人寄题望江张氏春晖亭诗

青青原上草,初生殆毫芒。

迩来没蓬蒿,似有三尺强。

春晖主发生,万物资馀光。

迟迟虽不暴,萋萋自能长。

条风与谷雨,其功固难量。

予尝优劣之,岂得相辈行。

大哉发生恩,欲报不可偿。

东野古纯孝,作诗本肝肠。

怀亲感春晖,义见游子章。

凯风亦远矣,此道何茫茫。

惟馀东野诗,千古遥相望。

张公雷江人,鸡群鹤昂昂。

冰鱼与冬笋,志慕孟与王。

结庐守松楸,至行称淮乡。

我不识君面,因诗得其详。

(0)

雪晴三首·其二

湖山开宿霭,院落快新晴。

滉漾溶银色,潺湲过雨声。

味增茶品胜,光夺月华清。

放出东墙角,梅花数点明。

(0)

送浮屠道郭云游

何必袁州去,尘尘小释迦。

一筇非外物,四海即吾家。

晓色霜还重,秋容菊正华。

此行良不恶,冬笋已排牙。

(0)

房陵秋日

新诗来处自房州,已及瓜时叹滞留。

曾望碧云频送目,又惊红叶再敲秋。

千山不隔清风远,两地应同素月流。

游刃似君诚利器,只今无复见全牛。

(0)

和秦寿之题天祚宫

洞天无际复无旁,乔木梢云十万章。

身外轩裳谁系绾,壶中日月自舒长。

平生尘垢烦三沐,投老功名笑五浆。

白鹿青牛今在否,一声秋磬上寥阳。

(0)

题崇因院清轩

肥松瘦竹古招提,轩槛重游识旧题。

清意不曾吟得尽,夜来明月浸寒溪。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