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草(bái cǎo)的意思:白草意为雪中的草,形容坚强不屈的品质。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敦煌(dūn huáng)的意思:敦煌是指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的简称,也指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古代艺术宝库,以其精美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
回瞻(huí zhān)的意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留滞(liú zhì)的意思:停滞不前,无法前进或发展。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时间(shí jiā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即逝。
暂时(zàn shí)的意思:暂时表示时间短暂,暂时的。
瞻望(zhān wàng)的意思:瞻望是指向前望,向远望,形容远望,憧憬未来。也可指留恋过去,怀念往事。
- 注释
- 数回:多次,屡次。
瞻望:远望,眺望。
敦煌道:指通往敦煌的道路,敦煌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千里:形容路程遥远。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白草:枯萎泛白的草,此处形容荒凉。
男儿:指有志气的男子。
留滞:停留,滞留。
暂时间:短时间内。
不应:不应该。
便向:就去,就此。
戎庭:指边疆地区,戎为军事之意,庭指边地。
老:在此处指度过余生,衰老。
- 翻译
- 我一次次眺望通往敦煌的道路,
成千上万里的路途中只见一片片白茫茫的荒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敦煌道上所见的景象,通过“数回瞻望”表达了游子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千里茫茫尽白草"则勾勒出一幅辽阔而苍凉的大漠沙漠图,白色的草地延绵至远方,无边无际。
然而,在这样的自然景观中,诗人却不忘提醒自己或同行者,作为男儿(意指有志向的人)不应该在此停留太久。"暂时间"表明了这种停留的临时性,而“不应便向戎庭老”则强调了男儿志存高远,不应该轻易地就步入兵戎生活,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暮气沉沉。
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难以割舍的情感,又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对于个人理想与担当的追求。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都昌谒陶桓公祠
我航东汇泽,来拜陶公祠。
英灵邈千古,犹系吾人思。
公才不世出,幼学多师资。
时衰领重镇,光辉动旌旗。
大哉砥柱力,江汉如潢池。
公生清谈后,惟勤禹为师。
运甓投博具,举措非徒为。
道积业可大,所志在济时。
挥霍掣雷电,呼吸飞云霓。
公在国与立,桓文下风斯。
进退自明正,陋者徒生疑。
孙曾志公志,痛恨晋祚移。
一辞谢世事,采菊忘东篱。
公心愈表表,后哲谅有知。
鄱湖水浩渺,公神亦随之。
醴牲岁复岁,乾坤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