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辛 丑 上 元 宋 /胡 仲 弓 官 府 张 灯 试 太 平 ,斯 民 从 此 不 聊 生 。使 君 只 听 笙 歌 沸 ,不 听 闾 阎 愁 叹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听(bù tīng)的意思:不听指的是不听从劝告或建议,不接受教导。
不聊(bù liáo)的意思:不愿意或不想聊天或交流。
愁叹(chóu tàn)的意思:形容非常忧虑或悲伤,心情沉重。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官府(guān fǔ)的意思:指官员和政府机构。
聊生(liáo shēng)的意思:聊生指的是勉强维持生计,勉强维持生活。
闾阎(lǘ yán)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贪婪残暴的行为。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不聊生(bù liáo shēng)的意思:形容生活困苦,无法维持生计。
- 注释
- 官府:政府机构或官员。
张灯:挂起灯笼,象征庆祝。
试太平:尝试维持社会安定。
斯民:指百姓。
从此:从这时开始。
不聊生:无法过上安宁的生活。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只听:只关注。
笙歌:音乐和歌声,常用来形容欢乐气氛。
沸:热闹,喧嚣。
不听:忽视。
闾阎:民间,普通人家。
愁叹声:忧愁和叹息的声音。
- 翻译
- 官府挂起灯笼庆祝太平盛世,
然而百姓因此陷入了困苦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官府在庆祝上元节(即元宵节)时的热闹景象,然而诗人却从中看到了百姓生活的另一面。"官府张灯试太平",通过官府张灯结彩来象征社会的繁荣与太平,但接下来的两句揭示了现实的矛盾:"斯民从此不聊生",意味着普通民众的生活并未因此而改善,反而可能因为官府的忽视而陷入困苦。
"使君只听笙歌沸","使君"指地方长官,他们沉浸在音乐和欢庆中,只听见了自己的娱乐之声,却没有倾听民间的疾苦,"不听闾阎愁叹声","闾阎"代指民间,表达了诗人对官员未能体察民情、关心民生的批评。
整首诗以节日的欢乐氛围为背景,反衬出底层人民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忧虑。胡仲弓作为宋代文人,通过这样的诗歌,展现了他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