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好事近.舆中杂书所见得四阕·其三》
《好事近.舆中杂书所见得四阕·其三》全文
清 / 周之琦   形式: 词  词牌: 好事近

峻坂肩舆,引绠两行犹弱。

几日牵船岸上,只蒲帆难著。

一声碧月大堤头,旧梦定谁托。

何似春风天半,挽秋千红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月(bì yuè)的意思:碧色的月亮,指美丽的月亮。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大堤(dà dī)的意思:指宽阔高大的堤坝,比喻坚固稳定的基础或安全保障。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肩舆(jiān yú)的意思:肩舆是指古代一种由两人扛着的轿子,比喻共同承担责任和困难的意思。

峻坂(jùn bǎ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的地方。

两行(liǎng xí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的行数。

蒲帆(pú fān)的意思:比喻人才或智慧的发展和提升。

牵船(qiān ch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牵引着一艘船,引申为帮助别人或帮助他人共同前进。

秋千(qiū q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感在两个相反的极端之间摇摆不定。

天半(tiān bàn)的意思:指时间或空间的一半,也可表示程度相当高。

月大(yuè dà)的意思:形容月亮的圆满明亮。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乘坐轿子时沿途所见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过往记忆的追忆。

“峻坂怯肩舆”,开篇即以“峻坂”形容山路的险峻,而“怯肩舆”则表达了在这样的路途上乘坐轿子的不安与谨慎。“引绠两行犹弱”,进一步描述了轿夫们在艰难的山路上行走的情景,他们拉绳前行,显得格外吃力。这一句通过“两行”和“犹弱”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劳动者的辛劳与坚韧。

“几日牵船岸上,只蒲帆难著”,转而描写水路的场景。这里使用了“牵船”和“蒲帆”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岸边等待起航的场景。然而,“难著”二字暗示了某种阻碍或困难,可能是指天气、水流或是其他因素使得船只难以顺利出发,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故事性。

“一声碧月大堤头,旧梦定谁托”,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夜晚的景色。在月光如水的大堤上,传来了一声悠长的声响,仿佛是远方传来的呼唤或是内心的独白。这句中的“碧月”不仅描绘了月色的美丽,也象征着一种宁静与超脱。而“旧梦定谁托”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事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对自然风光的敏感观察和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周之琦
朝代:清   字:稚圭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生辰:公元1782年~1862年

周之琦(公元1782年~1862年),字稚圭,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周之琦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猜你喜欢

送庄孔旸年兄赴南京吏部郎中

北来南去太匆匆,出处关时道未穷。

林下有诗长教我,朝行无力为留公。

韦斋吏署遥相踵,茂叔郎衔亦偶同。

一雨洗尘青更好,定山才隔大江东。

(0)

谢方伯辅夫妇挽诗·其一

薇垣人去几春冬,曾说贤劳动九重。

琬琰有文书大节,衣冠无计返生容。

家庭稿在青箱贮,方岳功成紫诰封。

馀庆百年流未已,凤毛谁及谢超宗。

(0)

和答朝宗都宪问难之作·其一

寓言娲石本诬天,名教先应罪七贤。

吴斧可当新月鉴,秦灰那复故宫传。

凤筒久慕轩皇奏,雁札曾因汉使传。

紫府列衔吾未敢,官曹无事即神仙。

(0)

廉伯学士家赏盆梅限韵·其二

江南胜赏欲残枝,冀北初看木后时。

月色有情长遣照,春光无迹暗相滋。

盟期竹友心方称,谱作花魁誉岂私。

绕匝愿听三弄阕,朱弦谁续旧歌词。

(0)

送张叔亨侍御巡按云南二首·其二

花拥长安惜共看,人生离合最无端。

明时再幸陪鸳序,正学多闻祖豸冠。

笑我少年今亦老,重君清节世应难。

题诗赠别薰风里,白首相期保岁寒。

(0)

李源十景·其八诰轴横空

一峰如诰身,隐隐当户见。

山灵知主人,终为汉庭彦。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