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平泉·其一》
《太平泉·其一》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试从涧底觅根源,剔藓剜苔得旧泉。

人事尽随流水去,几时复见太平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根源(gē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起因或根本原因。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平年(píng nián)的意思:平常的年份,指平凡、普通的日子。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随流(suí liú)的意思:跟随主流或大众的思想、行为或潮流。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太平泉(其一)》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变迁与理想世界的思考。

首句“试从涧底觅根源”,诗人以探寻泉水源头为喻,象征着对事物本质和根源的探索,同时也暗含着对社会现状的反思。涧底的泉水,象征着原始、纯净与生命的源头,而“觅根源”则寓意着寻求事物的本质与真相。

次句“剔藓剜苔得旧泉”,通过清除表面的杂草和苔藓,最终找到了原有的泉水,这一过程象征着去除社会的污垢与障碍,回归到最初的纯净状态。这里不仅指自然界的净化,也隐喻了社会道德与人心的净化。

后两句“人事尽随流水去,几时复见太平年”,诗人感叹于人事的变迁如同流水一般不可逆转,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这里的“太平年”不仅指的是政治上的安定和平,更包含了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理想状态。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恢复往昔安宁与繁荣的渴望,同时也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寓言般地探讨了社会变迁与个人理想的冲突,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它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感兴四章章五句·其一

暑往寒来如电泡,年年门外閒花草,世事纷纷自颠倒。

青山眼底最多情,日日向人浑不老。

(0)

句·其一

溪鹭踏影立,风蝉曳声过。

(0)

夜兴

倚天长剑为谁收,欲献君王镇九州。

世事漫随红日下,壮心空逐碧江流。

雁横西塞偏愁客,菊绽东篱始当秋。

抖擞向来尘土梦,便提蓑笠上渔舟。

(0)

送赵君十绝·其三

荷叶高高荷蕊低,夕阳初落画桥西。

湖州士女来相接,争拥兰舟入霅溪。

(0)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其四

野水平桥细浪生,柴门草长断人行。

园林霁后春如在,燕雀鸣时夏正清。

(0)

同侪坚挽同游用韵为谢然终不能从也

道人结庐青山巅,如望蓬莱无渡船。

石栈天梯欲千仞,流水桃花知几年。

辟佛谁持退之论,入社岂废渊明贤。

亦闻曾破虎溪界,暂往勿谓吾无缘。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