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皱非莲盖,根甘似竹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鸡头(jī tóu)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形象或状态像鸡头一样,形容短小、低微、不起眼。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适口(shì kǒu)的意思:适口指的是食物的味道合口味,也可以用来形容言辞、文章等符合大众的口味。
香囊(xiāng náng)的意思:香囊是一种装有香料的袋子,用于散发香气。在成语中,香囊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幸福的情感。
炎帝(yán dì)的意思:炎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成语“炎帝”的基本含义是指中国古代帝王的代称,也可以用来形容君主或领导者的威严和权威。
玉指(yù zhǐ)的意思:指女子美丽、纤手如玉。
竹萌(zhú méng)的意思:指竹子发芽,比喻事物初露头角,展现出初步的生机和活力。
- 注释
-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十天。
池塘:自然的水体。
沸:水开翻滚。
鸡头美可烹:鸡头米(芡实)适合烹饪。
香囊:古代装饰物,此处指食物。
锦:精致的丝织品。
玉指:形容手指白皙如玉。
剥珠:剥开类似珍珠的食物。
叶皱:叶子有皱纹。
非莲盖:不是真正的莲花叶片。
根甘:根部味道甘甜。
似竹萌:像竹笋刚出土时的样子。
不应徒适口:不只是为了口感。
炎帝:传说中的上古神祇。
曾名:曾经以此来命名。
- 翻译
- 夏日三伏时,池塘水翻滚,鸡头米正好烹饪。
香气四溢的香囊被解开,如锦缎般美丽,玉指轻巧剥开珍珠般晶莹。
叶片虽皱并非莲花,根部甘甜犹如竹笋初生。
这美味不应仅满足口腹之欲,因为炎帝也曾以此命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弼所作的《鸡头》,描绘了夏季三伏时节池塘中鸡头米(芡实)的诱人景象。首句"三伏池塘沸",形象地写出酷暑天气下池水翻腾的场景,为鸡头米的出场营造了热烈的背景。"鸡头美可烹"直接赞美鸡头米的美味,暗示其在炎热季节中的独特价值。
接下来的两句"香囊连锦破,玉指剥珠明",通过精致的比喻,描绘了人们采摘鸡头米时的细致与欣赏之情。"香囊连锦破"形容鸡头米的外壳如锦缎般美丽,需要小心剥开;"玉指剥珠明"则以白皙的手指和珍珠相喻,显现出剥食过程的优雅和鸡头米的晶莹剔透。
"叶皱非莲盖,根甘似竹萌"进一步描绘鸡头米的形态和口感,指出它的叶子虽皱但并非莲花,而根部甘甜如同竹笋初生,富有诗意的对比。
最后两句"不应徒适口,炎帝亦曾名",表达了诗人对鸡头米营养价值的肯定,认为它不仅美味,还具有药用价值,因为古代传说中炎帝就曾因鸡头米的清凉属性而将其命名为良药。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示了鸡头米的诱人之处,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传统的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