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蔡香祖大令廷兰寄示海南杂著读竟率题六首·其六》
《蔡香祖大令廷兰寄示海南杂著读竟率题六首·其六》全文
清 / 林则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始信神州稗海环,总凭忠信历人寰。

瀛壖会有澄清日,凭仗纡筹靖百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蛮(bǎi má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人或事物。

澄清(chéng qīng)的意思:指通过解释、证明等方式来消除误解或疑虑,使事情变得清楚明了。

历人(lì rén)的意思:历经人事变迁,经历了人间百态。

凭仗(píng zhàng)的意思:凭仗指依靠、依赖的意思,表示依仗某种条件或力量来达到目的。

人寰(rén huán)的意思:指世界、人间。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瀛壖(yíng ruán)的意思:指海洋的广阔和深邃。

忠信(zhōng xìn)的意思:忠诚信义,指对事业、国家或朋友等保持忠诚和诚信的品质。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蔡香祖大令廷兰寄示海南杂著读竟率题六首》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对祖国大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忠信之道的推崇。

首句“始信神州稗海环”,以“神州”指代祖国,形象地描绘了中华大地广阔无垠,犹如环绕着无数珍宝的海洋。这里的“稗海”比喻丰富多样的文化与历史遗产,体现了诗人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深沉的热爱。

次句“总凭忠信历人寰”,强调了忠诚与诚信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个人道德修养还是社会交往中,忠信都是不可或缺的价值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忠信之道的坚定信念,认为它是通向人间正道的关键。

后两句“瀛壖会有澄清日,凭仗纡筹靖百蛮”,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向往。这里,“瀛壖”借指边疆地区,暗示了当时中国面临的边疆问题。诗人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通过智慧与策略(“纡筹”),能够实现边疆的稳定与安宁,使国家四境得以澄清。这不仅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也是对未来和平景象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林则徐对祖国深厚的情感,也体现了他对于忠信之道的坚持以及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深切渴望。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诗人传达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林则徐

林则徐
朝代:清   字:元抚   籍贯:晚号俟村老   生辰: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猜你喜欢

南歌子

嫩雨消残暑,哀蝉噪夕阳。一夕寒吹扑空廊。

剪剪轻罗侥幸、试新凉。竹坞玲珑碧,荷亭缥缈香。

水晶为枕玉为床。放下帘钩随意、梦潇湘。

(0)

夜飞鹊.七夕怀诸姊妹和茹馨姑母原韵

长天已无暑,佳节仙期。妆罢自启帘帏。

双星拜后漏声静,筵前凉气侵衣。

飞萤乍来忽去,望银河浅淡,凤驾将移。

含情不语,逐浮云、冉冉来时。

回首旧年情绪,今夕尽安排,花果蛛丝。

何意关山阻隔,清辉难见,尺素偏稀。

秋容似洗,爱如钩、月影迟迟。

奈纷然离思,排排不去,转蹙双眉。

(0)

满江红.夏夜忆慎娟大姊

小雨初残,蕉窗外、炎威半歇。

试起捲、湘帘闲望,碧天如抹。

一树蝉声清冷露,满庭花影婵娟月。

最关情、栀子送清香,离愁结。封书字。空亲切。

思君意,难安贴。忆当年,绣阁相依时节。

秀句频敲元话好,瑶琴漫谱清音彻。

怅而今、云水隔千重,何能越。

(0)

临江仙.暮春怀六皆妹

烟柳丝丝青妥,风花点点红稀。怀君无绪启罗帏。

看它新燕子,仍向旧巢飞。

长日共拈彤管,闲时静理金徽。而今回首思依依。

春光看又尽,何日见清辉。

(0)

南歌子.病中对水仙

旭日开冰镜,微风暖玉柯。雪晴庭院喜春和。

可奈年衰心倦、病如何。梦醒莲筹促,愁深竹叶多。

盈盈无语助清歌。应信惊鸿仙□、乍凌波。

(0)

千秋岁.寄贺筠心大姊迁居

鹊喧莺语。仙眷初移府。人共乐,春长住。

烟霞辞故宅,鸾凤古新寓。

谁许见、玉楼绮户春深处。羽檄惊旁午。

明慧相扶助。戎马靖,奇勋著。

云龙声气合,鱼水英雄遇。

东阁外、扶摇直接朝天路。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