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公已邈矣,石斋不重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晨风(chén fēng)的意思:晨风指的是清晨的微风,也用来形容早晨的新鲜空气和宜人的气候。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多谢(duō xiè)的意思:表示感谢,用于向他人表达谢意。
负疴(fù kē)的意思:指受到疾病或厄运的困扰。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守拙(shǒu zhuō)的意思:守持自己的愚笨和不足。
所有(suǒ yǒu)的意思:包含一切事物,涵盖全部范围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云是(yún shì)的意思:云是是指事物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因病卧居,偶遇使者,被邀请登高台的故事。高台上建有两座祠庙,气势宏伟。诗人询问这些祠庙的建造者,得知原来是使者所为。元公和石斋两位先贤已逝去,无法再回来。然而,千百年来,广东人民依然敬仰他们,感叹自己的道路似乎与他们有所偏差。诗人对使者表达了感谢之情,独自在晨风中徘徊,似乎在思考人生与历史的深刻联系。
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通过与使者相遇这一偶然事件,诗人触发了对过往与未来的深思。高台作为背景,象征着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传承,而使者则代表了引领与启示的角色。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暮春邀社友游东山
老至光阴同转毂,今日难将明日卜。
改岁几何忽暮春,一夜狂风花渐落。
东山樵舍岩窦幽,十里青山斜带郭。
苍松偃蹇石崚嶒,际海东南尽一目。
杖屦乘閒试共登,坐听鸟声歌伐木。
蔬盘草草亦易办,糟床夜注酒初漉。
家有肥鹅不敢宰,巨觥满引罚颇酷。
送刘德美之京
风吹大河水,昼夜无停流。
嗟君万里行,且复须臾留。
王命自有程,安能顾朋俦。
执手两茫茫,日暮登行舟。
皇家重贤才,一艺咸见收。
况兹卫生功,妙与元化侔。
譬彼照乘珠,所往无不售。
愿言进明德,流光被中州。
钟希哲者台州人也妙于传神成化二十年春沈君启南偕余访之欣然命笔咸云甚似因赋诗记之是岁四月十二日余初度也书于豫章堂
人生无百年,五十又过一。
去者日以多,来者日以偪。
情欲与寒暑,昼夜相剽贼。
徒行已须杖,短发不任栉。
顾兹孱弱躯,那为久存物。
一朝随化尽,形容不复识。
钟生妙传写,为我聊把笔。
傅染藉丹青,经营自胸臆。
精神与形似,毫发无所失。
端如镜中影,恍若水底石。
大均斯赋形,其理固莫测。
孰知毫采功,妙夺造化力。
我闻先正言,自治不外饰。
求真既为妄,望久宁非惑。
君看古人像,存者百无十。
惟能慎厥修,庶几为永则。
《钟希哲者台州人也妙于传神成化二十年春沈君启南偕余访之欣然命笔咸云甚似因赋诗记之是岁四月十二日余初度也书于豫章堂》【明·史鉴】人生无百年,五十又过一。去者日以多,来者日以偪。情欲与寒暑,昼夜相剽贼。徒行已须杖,短发不任栉。顾兹孱弱躯,那为久存物。一朝随化尽,形容不复识。钟生妙传写,为我聊把笔。傅染藉丹青,经营自胸臆。精神与形似,毫发无所失。端如镜中影,恍若水底石。大均斯赋形,其理固莫测。孰知毫采功,妙夺造化力。我闻先正言,自治不外饰。求真既为妄,望久宁非惑。君看古人像,存者百无十。惟能慎厥修,庶几为永则。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9967c68b4732a28155.html
韬光庵
韬光古精舍,远迹西山岑。
冈岫屡回复,云岚杳深沉。
流泉激修竹,绿萝被青林。
密叶翳朝阳,芳柯承夕阴。
杖策遵微径,逝将支遁寻。
行行未易即,遥闻钟磬音。
徙倚绝尘想,冥思谐道心。
搴芳咏招隐,松风和悲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