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沙榛区,拣采良艰辛。
金仍委之涧,兰仍杂之薪。
不伤金兰屈,转幸沙榛伸。
采兰(cǎi lán)的意思:采摘兰花
狐疑(hú yí)的意思:形容心中疑虑不定,犹豫不决。
鉴赏(jiàn shǎng)的意思:认识、欣赏和评价事物的价值和美好之处。
艰辛(jiān xīn)的意思:形容困难、艰苦的状况或过程。
金兰(jīn lán)的意思:形容兄弟情深,友谊深厚。
披榛(pī zhēn)的意思:披榛指的是穿过丛林或荆棘,形容人勇敢地冲破困难或障碍。
披沙(pī shā)的意思:披沙指的是穿越沙漠或沙地。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太真(tài zhēn)的意思:太过于真实或真诚,常常指过于天真无邪或过于直率无伪。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犹豫(yóu yù)的意思:指在做决定或采取行动时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这首诗《偶占》是清代诗人缪烜所作,通过比喻和寓言的手法,探讨了人生选择与鉴赏的哲理。
首句“拣金当披沙,采兰当披榛”以“拣金”与“采兰”比喻追求卓越与美好,而“披沙”与“披榛”则象征着克服困难与挑战的过程。诗人以此开篇,强调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努力与牺牲。
接着,“我来沙榛区,拣采良艰辛”描述了诗人亲自踏入充满困难与挑战的环境,进行艰难的选择与采集。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绘,也暗含了对人生旅途上不断面对选择与挑战的普遍体验。
“其如鉴赏者,犹豫狐疑频”则揭示了在面对选择时,人们往往因为内心的犹豫与不确定性而陷入纠结。这种犹豫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事物价值判断的困惑。
“金仍委之涧,兰仍杂之薪”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犹豫与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的结果——原本珍贵的“金”与“兰”(比喻卓越与美好)被轻易放弃或埋没,而“委之涧”与“杂之薪”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珍贵之物被忽视或贬低的状态。
最后,“不伤金兰屈,转幸沙榛伸”表达了诗人对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的肯定。即使在困难与挑战面前,也不应放弃对卓越与美好的追求,反而应从中找到成长与发展的机会。
“因悟世间事,无为认太真”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与思考,领悟到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不应过于执着于表面的真伪,而应保持一颗开放与包容的心,去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与价值。
综上所述,《偶占》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选择与鉴赏的智慧,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保持坚定与乐观,勇敢追求卓越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