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宝剑》
《咏宝剑》全文
唐 / 崔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宝剑出昆吾龟龙采珠

五精初献术,千户竞沦都。

匣气冲牛斗山形辘轳

欲知天下贵,持此问风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ngbǎojiàn
táng / cuīróng

bǎojiànchūkūnguīlóngjiácǎizhū
jīngchūxiànshùqiānjìnglúndōu

xiáchōngniúdòushānxíngzhuǎn
zhītiānxiàguìchíwènf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珠(cǎi zhū)的意思:指以巧妙的手法、技巧或方法取得财富或有价值的东西。

初献(chū xiàn)的意思:初次奉献,初次贡献

风胡(fēng hú)的意思:指风气恶劣、道德败坏。

龟龙(guī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变化缓慢,发展演变有如龟和龙。

昆吾(kūn wú)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相互关心、互相帮助的情谊。

辘轳(lù lu)的意思:比喻事物重复循环,不断重复而无法解脱。

牛斗(niú dòu)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斗志昂扬。

千户(qiā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或家庭富裕的地方。

山形(shān xíng)的意思:指山的形状或山脉的走势。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五精(wǔ jīng)的意思:五种精华、精髓的集合

气冲牛斗(qì chōng niú dòu)的意思:形容气势非常威猛,勇猛无比。

注释
昆吾:古代神话中的铸剑圣地。
龟龙:象征吉祥和神秘力量的神物。
五精:可能指五行精华或神秘力量。
千户:形容人数众多。
牛斗:星宿名,这里指天空。
辘轳:古代的一种机械,此处比喻剑气的翻滚。
风胡:传说中的仙人,可能象征智慧或指引。
翻译
宝剑出自昆吾之地,神龟与龙守护着珍贵的明珠。
五种精华首次献出秘术,千万人家争先恐后涌入都城。
剑匣中的气息直冲天际,如同山势在转动的车轮上翻腾。
要想知晓世间的尊贵,就拿这剑去询问风胡仙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宝剑的神奇和珍贵,充满了古典文学中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宝剑出自昆吾之巢,是指剑的来历非凡;龟龙夹采珠,则是形容其价值连城池中取珠的龟龙都不及。

“五精初献术,千户竞沦都”一句,表明这把宝剑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代表着某种精神和力量的象征。五行之精投身于此术,显示了其重要性;千户争相效仿,可见其影响力。

“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则进一步强化了宝剑的非凡特质。匣气如同天象中的星宿之气,冲击着牛郎织女之间的牛斗;而山形转辘轳,则是说这把剑如同山岳一般坚固不移。

最后,“欲知天下贵,持此问风胡”一句,将宝剑比作能够解答世间贵贱之谜的法宝。通过询问飘渺的风和远古的胡人,我们似乎可以从这把剑中领悟到何为真正的尊贵。

总体而言,这首诗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塑造了一把不仅是物质上的珍宝,更是精神层面上的至宝。

作者介绍
崔融

崔融
朝代:唐   字:安成   籍贯:唐代齐州全节(今济南市章丘市)   生辰:653-706

崔融(653-706),字安成。唐代齐州全节(今济南市章丘市)人。崔融为文华美,当时无出其上者。凡朝廷大手笔,多由皇帝手敕,付其完成。其《洛出宝图颂》、《则天哀册文》尤见工力。作《则天哀册文》时,苦思过甚,遂发病而卒。中宗以其有侍读之恩,追赠为卫州刺史,谥号“文”。
猜你喜欢

同朱尉游普宁僧舍

名区日事出南城,来扣禅关万虑平。

强作优閒羞宓子,自成清淡爱梅生。

棋敲玉局林莺窜,诗落苔笺山鬼惊。

却说去年违此约,老僧应解管宫营。

(0)

和朱尉示亲老生日

腊残朝夕是新春,秀入溪山碧万寻。

白发亲逢蓬矢庆,綵衣人奉玉杯深。

风回庭砌弦簧脆,日上帘旌插珥森。

敢谓小官无足慰,尽欢菽水亦甘任。

(0)

野塘白莲

路转方塘口,塘莲云不如。

孤芳已难值,秀色况非馀。

及鉴波平后,飘香雨过初。

泥途忧溅污,顽鹜仗谁祛。

(0)

登楼

邑落皆山水,登楼远目通。

从容民事外,游息圣经中。

画饼羞虚誉,持衡尚至公。

此心难语俗,举袂挹松风。

(0)

石经老挽辞

已矣九泉归,嗟君值短期。

胸襟遗草在,孝友阖门悲。

学谢生前用,名多没后知。

幽冥当自慰,造物本无私。

(0)

过灵泉寺·其一

乌噪僧眠春昼迟,松阴楼殿日高时。

入门未脱征裘立,拂壁先看学士诗。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