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罽染啼猩,征袍制始成。
春笼香共叠,夜帐火俱明。
这首明代诗人徐渭的《赋得战袍红》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的画面。首句“海罽染啼猩”,以猩猩的血染红了来自海外的织物,暗示战袍制作的艰辛和珍贵。次句“征袍制始成”,表达了战袍完成后的欣慰和期待。
“春笼香共叠”写春天的气息融入折叠的战袍中,增添了诗意的温馨;“夜帐火俱明”则通过夜晚营帐中的灯火,烘托出战士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自与鹑旗映”描述战袍与军旗相映生辉,显示出军队的威严;“还宜蟒绣萦”则赞美了战袍上的精美刺绣,增添了华贵之感。
最后一联“战归新月上,脱向侍儿擎”,描绘了战士凯旋归来,新月高悬之时,侍女恭敬地接过战袍的场景,既体现了胜利的喜悦,也流露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袍的制作过程和使用场景,展现了军人的英勇与荣耀,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上人人天师,翻经了三藏。
能参真实义,一洗庸愚障。
桐城方先生,可否素不妄。
颇闻高僧传,结构烦哲匠。
先生既归老,余亦就闲旷。
师意独勤勤,杖策时相访。
朝来出锦囊,小现菩提相。
松风一何清,水月光宕漾。
妙明不染心,幻影证无上。
方耽禅味深,忽骇文澜壮。
恍若韩昌黎,破格赠文畅。
感旧增欷歔,抚卷独惆怅。
夜雨声涔涔,添我秋池涨。
泼墨洒云烟,为师作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