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长袖(cháng xiù)的意思:长袖是指衣袖长而宽松,比喻有权有势的人或有能力的人。
楚畹(chǔ wǎn)的意思:楚国的畹田,比喻人才辈出、英勇豪杰聚集之地。
滴漏(dī lò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形容时间的逝去像滴水一样不可挽回。
枫林(fēng lín)的意思:枫林指的是枫树丛生的地方,也可引申为人群密集的地方。
风透(fēng tòu)的意思:风吹透,指寒风吹过身体,感到十分寒冷。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炉熏(lú xūn)的意思:炉熏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食物或烟熏的味道浓郁、香气四溢。
明人(míng rén)的意思:聪明、明智的人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色长(sè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行为不正派,有不良嗜好或道德败坏。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淅淅(xī xī)的意思:形容细小的声音或细雨点落的声音。
延坐(yán zuò)的意思:延长坐下的时间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幽兰(yōu l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清雅、高洁的环境中成长,保持纯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质。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 鉴赏
这首明代夏言的《渔家傲·和欧阳韵一十六阕(其二十八)》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画面。首句“篱前露洗黄花瘦”,以露水打湿的黄花象征着秋的凋零,"黄花瘦"形象地展现了花朵在秋风中的憔悴。接下来,“枫林老叶霜丹就”描绘了枫叶经霜变红的景象,宛如一幅斑斓的秋色画卷。
“秋枕不眠闻滴漏”写主人公因秋夜难眠,只能听到滴水声,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思绪万千。诗人接着转向窗外,“看白昼,青山色长依旧”,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中永恒不变的青山景色的感慨。
下片转而描绘室内情景:“楚畹幽兰清可嗅”,通过兰花的清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暗示了主人的高洁品格。“绿窗淅淅凉风透”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凉意,以及室内的宁静。“茗碗炉熏延坐久”则描绘了品茗读书的闲适生活,但“掩长袖”一句又透露出一丝孤独与落寞。
最后,以“月明人静三更后”收束全词,月光皎洁,万籁俱寂,时间已至深夜,更显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深沉。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和心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感受和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四首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三湘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
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
闻身强健且为,头白齿落难追。
准拟百年千岁,能得几许多时。
相和歌辞·采桑
鸟鸣桑叶间,叶绿条复柔。
攀看去手近,放下长长钩。
黄花盖野田,白马少年游。
所念岂回顾,良人在高楼。
杂曲歌辞·辽东行
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
黄云盖地雪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
宁为草木乡中生,有身不向辽东行。
江南三台词四首
扬州桥边少妇,长安城里商人。
二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
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
闻身强健且为,头白齿落难追。
准拟百年千岁,能得几许多时。
赠李愬仆射二首
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
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旗幡四面下营稠,手诏频来老将忧。
每日城南空挑战,不知生缚入唐州。
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
半秋初入中旬夜,已向阶前守月明。
从未圆时看却好,一分分见傍轮生。
乱云遮却台东月,不许教依次第看。
莫为诗家先见镜,被他笼与作艰难。
今夜月明胜昨夜,新添桂树近东枝。
立多地湿舁床坐,看过墙西寸寸迟。
月似圆来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
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
合望月时常望月,分明不得似今年。
仰头五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