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馆闻衙鼓,归家听寺钟。
欲为僧苦寂,未作吏先慵。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沈嗣贞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宁静画面。诗中的“适馆闻衙鼓,归家听寺钟”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官府的鼓声与寺庙的钟声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官场的忙碌与寺庙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这两种生活状态的微妙感受。
“欲为僧苦寂,未作吏先慵”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既向往僧人的清静生活,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与束缚,但又未真正涉足官场,便已感到了官场生活的慵懒与疲惫。这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夜永兰膏减,秋深玉露浓”描绘了深秋之夜的景象,夜色深沉,时间悠长,兰花的油脂似乎在这样的夜晚逐渐减少,而秋意渐浓,玉露凝聚得更加浓郁。这两句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氛围,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最后,“此中忘去住,城市有高踪”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仿佛忘记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心中有着超越城市的高尚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