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子濩别后见怀寄诗,次韵酬之,用相勉励「共保岁寒」·其一》
《林子濩别后见怀寄诗,次韵酬之,用相勉励「共保岁寒」·其一》全文
明 / 卢若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侠气棱棱笔端十年不放愁肠宽;

谈来千古心逾壮,别去孤舟兴未阑。

车笠已盟新雉坫,鼎钟须忆旧渔竿

太元新论并传世,难掩低昂杨与桓。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端(bǐ duān)的意思:指写作、创作的能力或水平。

并传(bìng chuán)的意思:并传是指多人一起传递消息或传达信息。

车笠(chē lì)的意思:指乘车时戴的帽子或遮阳篷。

愁肠(chóu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忧愁、痛苦。

传世(chuán shì)的意思:传世是指某种事物或文化作品流传下来的传统或经典,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价值。

低昂(dī 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或情绪低沉而昂扬。

鼎钟(dǐ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庄重。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古心(gǔ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古代人的心迹、品质和情操。

棱棱(léng l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的边缘锐利或有棱有角。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太元(tài yuán)的意思:太元是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年号,也引申为世界的起源和根本。

侠气(xiá qì)的意思:指有侠义之气,勇敢无畏,忠诚正直的品质。

逾壮(yú zhuàng)的意思:超过年龄的健壮

渔竿(yú gān)的意思:比喻引诱或欺骗别人的手段或方式。

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卢若腾的豪侠之气和深厚的友情。首句“侠气棱棱露笔端”描绘了他言辞间的刚毅与侠义精神,仿佛能透过文字感受到他的鲜明个性。接着,“十年不放愁肠宽”表达了诗人历经十年磨砺,心境依然开阔,不被忧虑所困。

“谈来千古心逾壮”写出了诗人与朋友交谈时,纵论古今,胸襟更加开阔,豪情壮志丝毫不减。而“别去孤舟兴未阑”则流露出离别之际,尽管身处孤舟,但诗人的情感并未因此消减,反而意犹未尽。

“车笠已盟新雉坫,鼎钟须忆旧渔竿”两句,通过车笠和渔竿的意象,寓意着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朴素约定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暗示了他们对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向往。

最后,“太元新论并传世,难掩低昂杨与桓”表达了诗人对共同创作的学术成果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将他们比作杨雄和桓谭这样的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希望他们的成就能够超越前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豪放洒脱的侠气,又有深沉的友情,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理想。

作者介绍

卢若腾
朝代:明

卢若腾,又字海运,号牧洲;文号留庵。明末清初福建同安县金门贤厝人。1598年(明神宗万历廿八年)出生,1640年(明崇祯庚辰十三年)与潘湖黄锡衮同榜进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道。驻宁波,兴利除弊,遣爱在民,有“卢菩萨”之称。他支持郑成功收复台湾并于1664年赴台投郑,至澎湖突然病重而卒。著有《留庵文集》、《方舆互考》、《岛噫诗》、《与耕堂随笔》、《岛居随录》等。
猜你喜欢

采桑子·南枝淡伫无妖艳

南枝淡伫无妖艳,蜡蕊羞黄。
争似红妆。
不假施朱弄晓光。
雪融日暖琼肌腻,酒晕生香。
桃脸相当。
尤笑桃花混众芳。

(0)

采桑子·幽芳莹白前村里

幽芳莹白前村里,岂藉春工。
胜尽群红。
琼拈凝酥向不同。
一声羌管愁人处,片片西东。
睹此遗踪。
不怨狂风怨马融。

(0)

采桑子·群芳尽老园林烬

群芳尽老园林烬,独有寒梅。
探得春回。
昨夜前村一朵开。
轻盈雪里孤根秀,素脸香腮。
羌管休催。
留取琼葩佐酒杯。

(0)

采桑子·东君有意观群卉

东君有意观群卉,故放争先。
带露含烟。
对月偏宜映水边。
琼苞素蕊胭脂淡,雪後风前。
堪赏堪怜。
曾与歌楼佐管弦。

(0)

采桑子·霜风漏泄春消息

霜风漏泄春消息,折破孤芳。
野兴彷徨。
姑射神仙触处藏。
新妆不假施朱粉,雪月交光。
欲赠东皇。
冷淡龙涎点点香。

(0)

采桑子·烟笼淡月寒宵永

烟笼淡月寒宵永,悄悄帘栊。
微度香风。
几点梅开小院中。
拥衾敧枕难成寐,萧寺初钟。
雁响遥空。
家在青山千万重。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