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上人名所乘舟曰钓月庵求诗为赋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古德杖头挑”,开篇以“古德”指代古代高僧或有德行之人,他们手持禅杖,象征着修行之路的艰辛与坚定。这句诗仿佛在述说历史上的修行者如何以杖为伴,踏遍山川,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理。
“今师竿下取”,转而描述当下之景,将“今师”与前句的“古德”相呼应,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传承。这里的“竿下取”可能是指垂钓者在水边静坐,以竿为工具,捕捉生活中的瞬间美好。这一句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思考与欣赏。
“月满体自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月光比作一种充盈于身心的自然力量。月光洒满大地,不仅照亮了外在的世界,也映照出内在的自我。这句诗强调了月光给予人的自由与平和感,让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清光无处所”,最后两句则以疑问的形式收尾,似乎在问:清幽的月光究竟来自何处?是天际,还是内心深处?这种追问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哲学意味,也激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入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光下的自然景象,以及对月光所象征的自由、平和与内在力量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