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毅师以次卿诗编见示以二诗还之·其一》
《毅师以次卿诗编见示以二诗还之·其一》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云锦当年事,伤心不忍思。

江寒收骨后,山晚断魂时。

直节君何恨,天心我独疑。

老怀无处著,更复把君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断魂(duàn hún)的意思:指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感到极度痛苦和失落。

老怀(lǎo huái)的意思:指老年人的心情、情感。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天心(tiān xī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淳朴善良,充满正义和仁爱之心。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云锦(yún jǐn)的意思:云锦是指织物上的花纹或图案,形容色彩繁多、绚丽多彩的样子。

直节(zhí jié)的意思:直截了当地坚守正义、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毅师以次卿诗编见示以二诗还之(其一)》。诗中通过描绘云锦往事和江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怀念,以及对命运不公的疑惑与无奈。

首句“云锦当年事”,以“云锦”这一华美意象开篇,暗示了往昔的美好与辉煌,引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接着,“伤心不忍思”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过往时内心的伤感与难以割舍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

“江寒收骨后,山晚断魂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江水在寒冷中仿佛收起了往日的生机,山峦在傍晚时分似乎也失去了往昔的活力,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暗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孤独。通过“收骨”和“断魂”的形象化表述,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直节君何恨,天心我独疑”,这两句则转向对命运的反思与质疑。诗人以“直节”自比,表达了自己坚守正直品格的决心,同时也对“君何恨”提出疑问,暗示了对某些不公现象的不满与困惑。而“天心我独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不解与疑惑,体现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最后,“老怀无处著,更复把君诗”,诗人感叹年华已逝,心中的情感无处寄托,只能通过阅读他人作品来寻求慰藉。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也体现了文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慰藉作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对命运不公的质疑以及对文学价值的深刻认识,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赐宁古塔将军巴海诗

夙简威名将略雄,高牙坐镇海云东。

旌麾到处销兵气,壁垒开时壮武功。

尽使版图归化日,远教边徼被皇风。

酬勋世锡丹书重,勉尔长思报国忠。

(0)

葡萄

秋棚昨夜黑风呼,鬼泪滢滢泣不枯。

明日担夫晓街上,一筐新味赏明珠。

(0)

海棠

每至春园独有名,天然与染半红深。

芳菲占得歌台地,妖艳谁怜向日临。

莫道无情閒笑脸,任从折戴上冠簪。

偏宜雨后看颜色,几处金杯为尔斟。

(0)

水边梅

花信风娇花事迟,梅花春半未盈枝。

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

影落清池摇水镜,标凝残雪瘦琼姿。

细看疑是罗浮夜,月淡参横恼梦思。

(0)

观苗无意到潭柘咏时景

昼永薰风至,清泉决决长。

芳年添景色,迟日换流光。

旧竹随堤发,新花满涧香。

观苗不觉晚,微雨点衣裳。

(0)

初夏玉泉山二首·其二

山翠引鸣镳,湖光漾画桡。

野云低隔寺,沙柳暗藏桥。

百啭黄鹂近,双飞白鹭遥。

今年农事早,时雨足新苗。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