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经(dì jīng)的意思:指地理知识丰富,对地理情况了如指掌。
妨要(fáng yào)的意思:指妨碍或阻挠,使事情无法顺利进行。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神通(shén tōng)的意思:指超凡的才能或非凡的智慧。
同参(tóng cān)的意思:指相互参考、相互借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眼根(yǎn gēn)的意思:指人的眼睛,也比喻看问题的观点或态度。
意地(yì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坚持的原则等方面的特点。
- 鉴赏
这首诗以“雪后寄荷塘幻住庵盲僧四首(其一)”为题,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诗中描绘了禅宗修行者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对自然的感悟。
首句“灵光寂照神通藏”,开篇即点明了禅者的内心世界,灵光闪烁,寂静而明亮,其中蕴含着超凡脱俗的神通之力。这句诗形象地展现了禅者在静默中洞察宇宙真理的状态,暗示了他们超越世俗的智慧与力量。
次句“意地经营幻住庵”,进一步描述了禅者在心灵的领域内构建的精神家园——幻住庵。这里,“经营”二字生动地表现了禅者用心经营、塑造自我的过程,而“幻住庵”则暗示了这个精神世界的虚幻与真实并存,既是想象中的避风港,也是现实生活的映射。
第三句“已喜眼根今现證”,表达了禅者对于自身修行成果的喜悦之情。通过“眼根”这一佛教术语,指代了感官与认知的觉醒,意味着禅者已经通过修行实现了对自我与世界的深刻理解与认知,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一句“何妨要耳作同参”,则以开放的心态邀请他人一同参与修行,体现了禅宗强调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这句话不仅表达了禅者希望与他人分享修行体验的愿望,也体现了禅宗文化中强调的平等、包容与合作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者内心世界、修行过程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的描绘,展现了禅宗哲学的核心理念:通过内心的觉醒与实践,达到与宇宙和谐共处的境界,并以此为基础,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连接。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海上赠陈汝机
君家海上如栖遁,食鱼饭稻应无闷。
兴来满酌任天真,醉后忘言乱方寸。
古貌清严躯干微,隐侯体弱不胜衣。
昂霄耸壑皆先代,樗散空疏无是非。
贤郎藻思今希有,古诗诵得三千首。
迹远谁同方寸交,心知岂在杯中酒。
客里相逢两度霜,对君无计学佯狂。
自怜落拓钟情者,爱君父子情俱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