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后寄荷塘幻住庵盲僧四首·其一》
《雪后寄荷塘幻住庵盲僧四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灵光寂照神通藏,意地经营幻住庵。

已喜眼根今现證,何妨要耳作同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地经(dì jīng)的意思:指地理知识丰富,对地理情况了如指掌。

妨要(fáng yào)的意思:指妨碍或阻挠,使事情无法顺利进行。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神通(shén tōng)的意思:指超凡的才能或非凡的智慧。

同参(tóng cān)的意思:指相互参考、相互借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眼根(yǎn gēn)的意思:指人的眼睛,也比喻看问题的观点或态度。

意地(yì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坚持的原则等方面的特点。

鉴赏

这首诗以“雪后寄荷塘幻住庵盲僧四首(其一)”为题,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诗中描绘了禅宗修行者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对自然的感悟。

首句“灵光寂照神通藏”,开篇即点明了禅者的内心世界,灵光闪烁,寂静而明亮,其中蕴含着超凡脱俗的神通之力。这句诗形象地展现了禅者在静默中洞察宇宙真理的状态,暗示了他们超越世俗的智慧与力量。

次句“意地经营幻住庵”,进一步描述了禅者在心灵的领域内构建的精神家园——幻住庵。这里,“经营”二字生动地表现了禅者用心经营、塑造自我的过程,而“幻住庵”则暗示了这个精神世界的虚幻与真实并存,既是想象中的避风港,也是现实生活的映射。

第三句“已喜眼根今现證”,表达了禅者对于自身修行成果的喜悦之情。通过“眼根”这一佛教术语,指代了感官与认知的觉醒,意味着禅者已经通过修行实现了对自我与世界的深刻理解与认知,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一句“何妨要耳作同参”,则以开放的心态邀请他人一同参与修行,体现了禅宗强调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这句话不仅表达了禅者希望与他人分享修行体验的愿望,也体现了禅宗文化中强调的平等、包容与合作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者内心世界、修行过程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的描绘,展现了禅宗哲学的核心理念:通过内心的觉醒与实践,达到与宇宙和谐共处的境界,并以此为基础,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连接。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过皇恩寺

上国僧游去,山门日自开。

绀园依绿草,画壁上苍苔。

谷暗猿初断,林空鹤又回。

惟馀旧童子,笑问客何来。

(0)

为灵武王孟扬题水墨扇头

飞步凌翠微,竦身出林杪。

孤笑不可攀,云边数峰小。

(0)

沧洲十咏·其五白沙冈

连峰沙似雪,迢递带沧波。

好是残阳外,人稀野鸟多。

(0)

次韵答高漫士·其一

萍梗飘飘未遇时,此怀唯有故人知。

离心几度曾相梦,交态于今更不疑。

黄菊青樽谁共榻,白云高馆独垂帷。

遥知玩宇楼中月,应怪登临每负期。

(0)

送僧游金陵

金陵维帝里,宫阙五云间。

师到是何日,禅西若个山。

浣衣天界晓,清梵紫金閒。

早晚门人念,东林定里还。

(0)

海上赠陈汝机

君家海上如栖遁,食鱼饭稻应无闷。

兴来满酌任天真,醉后忘言乱方寸。

古貌清严躯干微,隐侯体弱不胜衣。

昂霄耸壑皆先代,樗散空疏无是非。

贤郎藻思今希有,古诗诵得三千首。

迹远谁同方寸交,心知岂在杯中酒。

客里相逢两度霜,对君无计学佯狂。

自怜落拓钟情者,爱君父子情俱忘。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