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李 中 丞 赴 楚 州 唐 /刘 禹 锡 缇 骑 朱 旗 入 楚 城 ,士 林 皆 贺 振 家 声 。儿 童 但 喜 迎 宾 守 ,故 吏 犹 应 记 姓 名 。万 顷 水 田 连 郭 秀 ,四 时 烟 月 映 淮 清 。忆 君 初 得 昆 山 玉 ,同 向 扬 州 携 手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城(chǔ chéng)的意思:楚城是指楚国的城市,也泛指楚国的国都。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故吏(gù lì)的意思:指曾经在官场上有过往的官员。
家声(jiā shēng)的意思:指家庭的声誉和声望。
昆山(kūn sh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如美玉一般纯洁无瑕。
士林(shì lín)的意思:指学问渊博的人才。
手行(shǒu xíng)的意思:手腕灵活,行动敏捷。
水田(shuǐ tián)的意思:水浸田地,指庄稼生长茂盛的田地。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缇骑(tí qí)的意思:指率领骑兵出征的将领。
田连(tián lián)的意思:田连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田”指田地,农田;“连”指连续、连接。基本含义是指农田相连,形容农田广阔、连绵不断。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携手(xié shǒu)的意思:手拉手,一同前行,合作共同达到目标。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迎宾(yíng bīn)的意思:迎接宾客,表示热情接待
应记(yìng jì)的意思:应当记住或应予重视的事物。
朱旗(zhū qí)的意思:指红色的旗帜,代表权力、势力、统治等。
记姓名(jì xìng míng)的意思:记住别人的名字。
- 注释
- 缇骑:身着红色骑兵服饰。
朱旗:红色旗帜。
士林:文人士大夫群体。
振家声:提升家族声誉。
儿童:小孩子。
迎宾守:迎接宾客。
故吏:过去的下属或官员。
姓名:名字。
万顷:大片。
郭秀:城郭周围的秀丽景色。
烟月:烟雾和月色。
淮清:淮河水清澈。
忆:回忆。
昆山玉:比喻珍贵的人才或物品。
携手行:手牵手一起行走。
- 翻译
- 身着红色旗帜的骑兵进入楚地城池,文人士大夫都为他家族声誉的振兴而欢呼。
孩子们只欢喜迎接宾客,老部下还清楚记得他的名字。
广阔的水田连着城郭的美景,四季的烟雾和月色映照着清澈的淮河。
想起你初次得到昆山的美玉,我们曾一同在扬州手牵手漫步。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送李中丞赴楚州》。诗中描绘了一幅欢快的送别场景,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缇骑朱旗入楚城”生动地展现了将要离去的李中丞带领着鲜明的红色队伍进入楚城的情景。"士林皆贺振家声"则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社会对其家庭背景的认可。
“儿童但喜迎宾守,故吏犹应记姓名”两句表达了当地百姓对于李中丞到来的欢迎态度,以及官吏们对他名字的熟悉程度。这里通过儿童和老吏的角度,不仅展示了李中丞的威望,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尊重。
“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则是对楚州自然风光的描绘,通过壮丽的景色来衬托离别的情感。这里“万顷水田”、“四时烟月”、“淮清”都塑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美不胜收的画面。
最后,“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两句则是诗人对友情的一种回忆和寄托。昆山玉象征着珍贵与纯洁,通过这次共同的经历,诗人表达了对李中丞深厚的情感,以及希望未来能够再次携手同行的美好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深情和珍贵的人际关系。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事变迁的细腻描绘,刘禹锡成功地将送别之情融入诗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