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暮 寄 友 人 宋 /俞 桂 日 暖 梨 花 雪 ,风 吹 杨 柳 绵 。春 逾 三 月 半 ,梦 忆 十 年 前 。诗 借 莺 声 和 ,书 无 雁 字 传 。东 君 还 似 旧 ,吾 鬓 叹 皤 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君(dōng jūn)的意思:指东方的君主,也泛指东方的国家或地区。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柳绵(liǔ mián)的意思:形容柳树枝条柔软而细长,也用来形容文笔柔美。
皤然(pó rán)的意思:形容白色光亮,也指光洁明亮。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雁字(yàn zì)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相隔很远,互不相见。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月半(yuè bàn)的意思:指时间已过半,接近月底。
- 注释
- 日:阳光。
煖:温暖。
梨花:梨树的花朵。
雪:比喻洁白。
风:微风。
吹:拂过。
杨柳:柳树。
绵:连续不断。
春:春天。
踰:超过。
三月半:春季的三分之二。
梦:梦境。
忆:回忆。
十:十。
年:年。
诗:诗歌。
借:借助。
莺声:黄莺的鸣叫声。
书:书信。
雁字:大雁传递的字迹。
传:传递。
东君:古代对春天的称呼。
还:仍然。
似:像。
旧:旧时。
吾:我。
鬓:鬓发。
叹:感叹。
皤然:形容头发斑白。
- 翻译
- 阳光温暖如梨花盛开的雪,微风轻拂着杨柳的绵长枝条。
春天已过三分之二,梦境中回忆起十年前的时光。
诗歌借助莺鸟的歌声应和,却没有鸿雁带来远方的书信。
春天的主宰依旧如旧,而我感叹自己两鬓斑白。
- 鉴赏
这首宋诗《春暮寄友人》是俞桂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诗人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首句“日煖梨花雪”以暖阳照耀下的梨花如雪,形象地展现了春日的明媚与梨花的洁白;“风吹杨柳绵”则通过春风轻拂,杨柳絮飘飞,传递出春意盎然的气息。
“春踰三月半”点明时已接近暮春,暗示着时光流逝,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愈发浓烈。“梦忆十年前”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尤其是十年前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诗借莺声和”一句,诗人借莺鸟的鸣叫来应和自己的诗歌,表达情感的共鸣;“书无雁字传”则表达了无法直接通信的遗憾,用大雁传书的传统意象寄托对友人的牵挂。
最后两句“东君还似旧,吾鬓叹皤然”,“东君”指春神,诗人感叹春光依旧,而自己却已年华老去,白发苍苍。“吾鬓叹皤然”流露出岁月不饶人的感慨,以及对友人长久不变的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春景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药名七夕行
云旆萎蕤霞作裾,风静半天河有无。
同槃夜结合欢带,织女新嫁牵牛夫。
古今此会从容少,百合未谐甘草草。
预知仔细属明年,续断犹胜弓弩弦。
景蕃复和再次韵
诗坛乳臭妨贤路,寄食将军惭漂絮。
君今自筑五言城,坐遣降俘叹来暮。
从来白俗不入眼,并案闺房累蛮素。
连篇赠我刹那顷,更陋建安誇七步。
珍藏敢比飞鸟章,字脱无人正讹误。
为君传写不得辞,政恐终随雷电去。
谢人送炭
灶烟荼毗霜后林,短椽脱烟乌不黔。
樵童岂惜龟两手,入市论价轻千金。
向来几作沟中断,漫灭青黄谁过眼。
焉知负荷炉锤功,煨烬犹堪借馀暖。
夜阑吼空风力豪,平明雪山平屋高。
生柴带叶冷不燄,毁车充薪车脚劳。
故人十缚起衰朽,生遣寒灰拨红兽。
解衣挟纩不足云,那复区区论炙手。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