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党锢》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汉 党 锢 宋 /金 朋 说 坑 土 焚 书 已 促 秦 ,前 途 覆 辙 又 因 循 。范 滂 一 命 何 须 惜 ,可 叹 颠 危 汉 室 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颠危(diān wēi)的意思:形容局势不稳定,危险临近。
焚书(fén shū)的意思:焚书指的是烧书,原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烧了许多古代文献。后来,焚书成为指禁止读书、破坏文化和知识的行为。
覆辙(fù zhé)的意思:覆轍指的是重蹈覆辙,犯同样的错误或遭遇同样的失败。
汉室(hàn shì)的意思:指中国的皇帝和皇室。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可叹(kě tàn)的意思:令人感到悲叹、遗憾或惋惜的事物或情况。
前途(qián tú)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或前景。
一命(yī mìng)的意思:指生命的意义,也表示冒着生命危险。
因循(yīn xún)的意思:指按照旧习惯或固定模式行事,不求创新或改进。
- 注释
- 坑士: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
焚书:销毁大量书籍。
促秦:加速秦朝的衰败。
前途:未来的路途或局面。
覆辙:重蹈过去的错误。
因循:沿袭旧习,不求变革。
范滂:东汉时期的一位忠直官员。
一命:指生命或官职。
何须:何必,为何需要。
惜:怜惜,惋惜。
可叹:令人叹息。
颠危:动荡不安,衰败。
汉室:汉朝的朝廷。
倾:倾覆,崩溃。
- 翻译
- 焚烧书籍的坑儒之举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未来的道路重蹈覆辙,又陷入了因循守旧的境地。
-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批评了秦朝焚书坑儒的暴政,并指出后世统治者如秦朝般重蹈覆辙,缺乏革新。诗人引用范滂的故事,表达对汉室政治腐败、党锢之祸的忧虑。范滂是东汉时期的忠臣,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陷害,诗中提到他的牺牲似乎并未引起当政者的警醒,反而让诗人感叹汉室的衰微。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和对时局的哀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