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徐秀才游百花园韵》
《用徐秀才游百花园韵》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百丈苍崖路几层,何人清啸学孙登。

松杉地阔风声急,牛斗星寒剑气腾。

冷处看山高士眼,岩前扶病野人藤。

明朝披薜凌霄去,珍重桥头护石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丈(bǎi z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巨大。

斗星(dòu xīng)的意思:指争斗或竞争中的明星或佼佼者。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扶病(fú bìng)的意思:扶助病弱的人或事物。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凌霄(líng xiāo)的意思:高耸入云霄的意思,形容极高或极大。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牛斗(niú dòu)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斗志昂扬。

桥头(qiáo tóu)的意思:桥头是指河流或道路的起点或交汇处。在成语中,桥头常常比喻事物的开始或转折点。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

首句“百丈苍崖路几层”,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崖之高峻,山路之曲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何人清啸学孙登”一句,借用了古代隐士孙登的故事,暗示了诗中人物的高洁情怀和超然物外的追求。

“松杉地阔风声急,牛斗星寒剑气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写了松杉在广阔之地随风摇曳的景象,另一方面则通过“牛斗星寒”和“剑气腾”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神秘的氛围,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暗含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冷处看山高士眼,岩前扶病野人藤”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人物形象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通过“高士眼”和“野人藤”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明朝披薜凌霄去,珍重桥头护石冰”两句,以坚定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决心离开尘世,追求更高远的理想境界的决心,同时也对眼前的自然美景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雨中·其四

冰雪似三冬,莺花又一空。

毛寒谁问马,指直久妨农。

和气从今转,严威未可穷。

野人时望日,霁色露前峰。

(0)

又人日怀兼善

元日至人日,檐声断复闻。

山头雪待雪,溪上云连云。

牧犊空年老,听鸡过夜分。

平川张逸士,最念久离群。

(0)

徐叔度黄子初王仲愚同宿徐彦辅斋次韵

草堂不厌客过临,清暑销尘带石林。

溪静白鸥晴泛影,树幽黄鸟晚留音。

绮窗分榻帘阴转,银烛移樽漏滴深。

向秀不堪邻笛感,墓亭秋思易伤心。

(0)

云湖渔乐图为陈茂叔赋

船头书百册,船尾酒百壶。

懒骑桃花马,濯缨云水湖。

手携珊瑚竿,不挂朱虎符。

壮心捲笠泽,浩气凌东吴。

寒食春风三月暮,暖帐桃花香簇簇。

弱水三千锦帐红,禹门九万晴涛绿。

身被紫团宫锦袍,灵槎不厌银河遥。

丝纶垂虹八百文,坐弄明月吹鸾箫。

罡风泠泠挽双袖,手扪箕尾闻云璈。

醉来晞发支机石,鼓枻天津钓六鳌。

(0)

紫骝马寄朱士正

紫骝马,雕鞍鞲来汗如赭。

恨郎骑马过章台,醉月眠花寻不来。

郎若归时将马卖,无马寻春郎莫怪。

(0)

赓骆则诚母寿诗韵

萱草霏霏近北堂,炎天花老叶苍苍。

常年迭奏南山句,此日空歌陟屺章。

浙水西流堤树晚,舜江东望海云凉。

由来孝弟蒙天佑,还得联芳介寿觞。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