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尽鱼依苇,陂荒雁啄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雪(bái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雪,也比喻清白无暇的品德或纯真无邪的心灵。
不上(bù shàng)的意思:不上表示不达到或不上升到某种程度或水平。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风潮(fēng cháo)的意思:指社会上出现的热潮或浪潮,形容某种思潮或风尚在社会上迅速流行。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羁思(jī sī)的意思:指因思念而感到牵挂、困扰。
酒家(jiǔ jiā)的意思:指酒店或酒楼,也可指酒馆或酒坊。
棉花(mián huā)的意思:指某人言行温和、善良、仁慈,或形容某事物柔软、舒适。
木棉(mù mi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外表华丽,内在空虚。
树叶(shù y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外在表现或特征。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木棉花(mù mián huā)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气质像木棉花一样美丽、纯洁。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东乡舟中即事二首(其一)》描绘了秋天江边的景象。首句“西风潮不上”,写出了秋风虽劲,但潮水并未上涨,暗示了江面平静。次句“河浅路逾赊”进一步描绘了因水浅而行程受阻的情景,路途显得更为漫长。
第三句“藻尽鱼依苇”,通过描绘水草稀疏、鱼儿藏于芦苇中的画面,展现了秋季水边的萧瑟与生机。第四句“陂荒雁啄麻”,则以雁群觅食麻籽,反映出田野的荒凉和季节的转换。
第五、六两句“丹砂枫树叶,白雪木棉花”,运用对比,枫叶如丹砂般红艳,而木棉花洁白如雪,形成鲜明的色彩反差,富有诗意。这两句也寓含了时光流转,由深秋到初冬的季节变化。
最后两句“故国犹羁思,停舟问酒家”,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舟中暂作停留,寻找酒家以慰藉羁旅之愁的场景。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怀乡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归诗十九首·其十七登北固下并甘露港还舟夹港多樱桃园
北固行坦迤,平冈若修塍。
江山出两腋,群物无遁形。
顾盼收金焦,迢遥控层城。
城中起炊烟,山气相与凝。
日色射远江,跃冶光晶荧。
天水上下同,微波不能兴。
翻思弄舟好,失我向所惊。
下山寻花溪,落日喷朱樱。
花亦爱晚妆,高低众态生。
穿花藉草坐,归路香冥冥。
南归诗十九首.途中示子将三首之二·其五
畴昔偕兹役,维予暨汪子。
我从中道还,子亦废然止。
汪子行㷀㷀,念之心欲死。
重来复同归,依然吾与尔。
汪子功名人,微尚不在此。
去留皆洒然,更觉归可喜。
举世急功名,吾尔众所訾。
曰此无远图,区区效儿女。
两人相视笑,吾乃徇誉毁。
古来耕钓徒,亦各有其侣。
得子巳不孤,悠悠何足齿。
南归诗十九首·其二闻警
不眠苦夜永,待旦情徬徨。
传闻虏渡河,羽书达明光。
前锋已陷敌,大将堕马亡。
健卒三万人,一朝血沙场。
孤城若累卵,覆车且相望。
天子为动色,群议纷蜩螗。
司马出守边,元戎将启行。
当时画战守,经抚何参商。
曾闻右战者,未战已仆僵。
至今庙堂间,莫知谁否臧。
嗟余孱书生,隐忧岂敢忘。
十年策不售,何由叫阖阊。
委贽未分明,幸可商行藏。
一命亦致身,将母或不遑。
促装招吾友,归耕烟水乡。
题胡可复水阁
驱车来往桃叶渡,渡头歌管喧盈路。
金陵惟此行乐地,可惜为官不得住。
我官无事长日闲,之子幽期坐此间。
桥上行人俱在水,镜里娇娥别有山。
几行杨柳枝交荫,门外弯环碧流枕。
云散仍从几席生,潮来半是阑干浸。
月明艇子摇双双,两岸人家浮玉缸。
有时暗泊疏帘下,见尔科头坐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