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夷 门 歌 唐 /王 维 七 雄 雄 雌 犹 未 分 ,攻 城 杀 将 何 纷 纷 。秦 兵 益 围 邯 郸 急 ,魏 王 不 救 平 原 君 。公 子 为 嬴 停 驷 马 ,执 辔 愈 恭 意 愈 下 。亥 为 屠 肆 鼓 刀 人 ,嬴 乃 夷 门 抱 关 者 。非 但 慷 慨 献 良 谋 ,意 气 兼 将 身 命 酬 。向 风 刎 颈 送 公 子 ,七 十 老 翁 何 所 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抱关(bào guān)的意思:指追求名利、权势而丧失原则、忘记本心。
非但(fēi dàn)的意思:不仅仅,不止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将身(jiāng shēn)的意思:指以身作则,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行为。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良谋(liáng móu)的意思:指明智而高明的计策或策略。
平原(píng yuán)的意思:指平坦的土地,也用来比喻没有阻碍和困难的环境或状态。
七雄(qī xióng)的意思:七个英勇的雄壮人物或势力。
身命(shēn mìng)的意思:身体和生命,指人的生存和安危。
驷马(sì mǎ)的意思:指四匹马并驾驭,形容才能出众、技艺高超。
屠肆(tú sì)的意思:指屠杀场,血腥残忍之地。也用来比喻残酷、凶险的地方。
刎颈(wěn jǐng)的意思:刎颈指的是割断颈部,比喻两个人同生共死,情同手足。
向风(xiàng fēng)的意思:朝着风的方向前进,比喻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
雄雄(xióng xióng)的意思:形容男子英勇威武,有雄壮之气。
雄雌(xióng cí)的意思:指男女双方,形容夫妻或动物的雌雄两性。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夷门(yí mén)的意思:指边远地区或偏僻地方。
执辔(zhí pèi)的意思:执掌马车的车夫,比喻担任领导职务或掌握实权。
平原君(píng yuán jū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具有卓越的才能和成就。
- 注释
- 七雄:战国时期七个主要的诸侯国齐、楚、秦、燕、赵、魏、韩合称“战国七雄”。
雄雌:即胜负。
纷纷:纷乱。
邯郸:战国时赵国都城,即今河北邯郸市。
魏王:指魏安釐王。
平原君:即赵胜,战国时赵惠文王之弟,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是信陵君的姐夫。
任赵相,礼贤下士,门客从多,与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齐名,并称为“四公子”。
公子:即信陵君,名魏无忌,战国时魏安釐王异母弟,门下有食客三千。
嬴:即侯嬴,魏国的隐士,当时是魏国都城大梁监门小吏。
信陵君慕其名,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为信陵君献计窃虎符,夺兵救赵。
为守秘,自刎以报信陵君。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子。
执辔:驾车。
辔:驾奴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辔:驾奴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亥:朱亥,战国魏人,有勇力,与侯嬴相善,隐于市,为屠户。
后助信陵君救赵。
屠肆:屠宰铺。
肆:旧时指铺子,商店。
鼓刀:操刀。
鼓:挥舞。
抱关者:守门小吏。
“非但”二句:写二人帮助公子窃符救赵的豪侠仗义之举。
“向风”二句:写侯嬴果然自刎,赞美他的仗义轻生,慷慨任侠。
- 翻译
- 战国七雄的胜负不可知,攻城杀将纷乱甚多。
秦军增兵围困赵都邯郸,魏王畏秦不敢出兵相救。
信陵君为侯嬴驾车过市访友,执辔愈恭颜色愈和。
朱亥是持刀宰杀牲口的屠夫,侯嬴是掌管魏国都城大梁东门锁匙的守门人。
侯嬴不但为信陵君献窃符夺兵之计,而且极重义气,竟以身命相报。
侯嬴甘愿以身命报答信陵君知遇之恩,七十岁老人别无所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紧急与悲壮,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开篇“七雄雄雌犹未分”一句,设定了战乱的混沌背景,而后文“攻城杀将何纷纷”则加深了这种氛围。
接着,诗人聚焦于秦军对邯郸的围困以及魏王不予援助的情形,通过“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两句,突出了战争中的孤立无援和绝境。这里的“平原君”很可能是指被围困城中的一位领袖或贵族。
而后,“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则描绘了一位年轻贵族(公子)在危急关头仍然保持着谦逊和礼貌,这种形象与之前的战乱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他的高尚品格。
紧接着,“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一句,通过强烈的动作描写(屠肆、鼓刀),加剧了紧张气氛。这里的“夷门抱关者”可能指的是守卫城门的人,他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依然坚守岗位。
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结尾部分,“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这里展现了诗中的主人公不仅在智谋上有所贡献,而且还愿意以生命为代价去保护年轻的贵族(公子)。老翁在风中斩断自己的颈项,以此方式送别,表达了一种极致的忠诚和牺牲精神。七十老翁的形象,及其何所求的问题,反映出诗人对这种高尚品德的赞美,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牺牲的悲壮。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展现了忠诚、牺牲与尊严,是一篇集战乱与英雄于一身的力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别鉴湖
金风吹远扬,拂此北游驾。
帝阍十二重,初日照华夏。
忧时亦乞言,披章达清夜。
君抱瑞世图,素望寰宇大。
朝正固常典,所际在更化。
保釐旧业尊,一食仍尽下。
台端岂迂途,论课谅非亚。
曷慰励精怀,宣室有燕暇。
小邮双赤旗,江山俨罨画。
不信别时苦,悲鸣恋群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