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李 钤 辖 坐 上 分 题 戴 花 宋 /苏 轼 二 八 佳 人 细 马 驮 ,十 千 美 酒 渭 城 歌 。帘 前 柳 絮 惊 春 晚 ,头 上 花 枝 奈 老 何 。露 湿 醉 巾 香 掩 冉 ,月 明 归 路 影 婆 娑 。绿 珠 吹 笛 何 时 见 ,欲 把 斜 红 插 皂 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春晚(chūn wǎn)的意思:春晚是指中国新年期间在晚上举行的盛大演出。春晚是中国最重要的电视节目之一,也是庆祝新年的重要活动之一。
二八(èr bā)的意思:形容年龄轻,不懂事或幼稚。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惊春(jī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给人以惊喜之感。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马驮(mǎ tuó)的意思:驮:抬着东西行走。比喻人或事物在背负重担、艰难前行。
美酒(měi jiǔ)的意思:指美味可口的酒,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十千(shí qiān)的意思:指很多,数量众多。也可用来形容程度极高。
头上(tóu shàng)的意思:指在头部上方或顶部。
渭城(wèi chéng)的意思:渭城是指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古城,成语中引申为遭受战乱、灾难等破坏的城市。
细马(xì mǎ)的意思:形容马儿体态修长轻盈,步履敏捷。
斜红(xié hóng)的意思:形容脸色发红,但不是因为生气或害羞。
掩冉(yǎn rǎn)的意思:掩盖、遮蔽。形容事物隐蔽、不显露。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皂罗(zào luó)的意思:形容衣着华丽、富丽堂皇。
二八佳人(èr bā jiā rén)的意思:指年龄在二十八岁左右的美丽女子。
- 注释
- 二八:指女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古代以双数代表成年。
佳人:美丽的女子。
细马:形容马匹娇小或马具精致。
十千:形容美酒之多,古代常用‘十千’表示极多。
渭城:古地名,今陕西西安附近。
帘前:窗户前面。
惊:感到惊讶。
春晚:晚春时节。
花枝:头上的装饰物,如花束。
露湿:被露水打湿。
醉巾:喝醉后用来擦拭的头巾。
香掩冉:香气若隐若现。
归路:回家的路。
影婆娑:身影摇摆不定。
绿珠:西晋美女,此处泛指美女。
吹笛:吹奏笛子。
斜红:夕阳或落日的红色余晖。
皂罗:黑色的丝织品。
- 翻译
- 年轻的美女骑着马,带着美酒在渭城欢歌。
帘前的柳絮让人惊讶春天已近尾声,头上的花朵却无能为力抵挡衰老。
醉酒后,湿漉漉的头巾散发着香气,月光下归途身影摇曳。
何时才能再见绿珠吹笛的景象?想把那斜阳般的红艳插在黑色的罗衣上。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一场欢乐的宴饮聚会。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佳人的形象和美酒的香醇,以及春日里帘前柳絮的生动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这两句通过对佳人的描写和美酒的赞颂,营造出一派热闹欢乐的氛围。其中,“二八”可能是指年轻貌美之人,而“细马驮”则形象地表达了他们优雅的仪态。“十千美酒渭城歌”则显示了宴会上的豪奢与繁华。
“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 这两句诗转换了情境,从室外的景色转向室内的情趣。帘前柳絮在春风中摇曳,显得分外生动,而佳人头上的花枝却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青春难以长存。
“露湿醉巾香掩冉,月明归路影婆娑。” 这两句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情景。饮酒过量的宾客用湿润的巾子擦拭脸颊,那份酒香混合着夜露的清新;而月光下的归途,更添几分婆娑的风韵。
“绿珠吹笛何时见,欲把斜红插皂罗。”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绿珠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乐器,而诗人似乎在渴望某个时刻能再次听到那种美妙的笛声,并想象着将斜红的花朵插入皂罗(一种丝织品)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青春易逝和对美好记忆的感慨,展现出苏轼深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说之复兼二公而作圆机既同邪籍之契显夫又与仆元丰五年登科事相类时曾子固坐失考罚铜三十斤后为先人语之甚详
波臣好荡箕风急,浮世谁为自必人。
顾我高飞摧短翮,念君阔步踬长绅。
一枝青桂憎兄好,三府丹书重友因。
近接语言遥梦寐,共将白发傲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