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寒花:指冬季开花且带着寒意的花朵。
带雪:雪花附着其上。
山腰:山的中部。
著柳:附着在柳树上。
冰珠:冻结成珠状的水滴。
天色:天空的颜色,此处指黎明时分的天色。
渐明:逐渐变亮。
回一望:回头看一次。
玉尘:比喻雪花,因其洁白如玉,轻盈似尘。
马:骑乘的马匹。
度:越过。
蓝桥:桥名,也可能泛指美丽的桥梁,这里带有诗意的色彩。
- 翻译
- 寒冷中带着雪花的野花布满了山腰,柳树上的冰珠装点着绿色的枝条。
天色渐渐亮起回头远望,马儿踏过的玉尘(雪)覆盖了蓝桥。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深冬景色的诗,通过对寒冷自然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艺术风格。
"寒花带雪满山腰"一句,以“寒花”指代积雪,用“带”字形容雪覆盖在山腰之上,既表现了深冬景象的萧瑟,又通过“满”字强调了一种广泛和饱满的感觉。
接着,“著柳冰珠满碧条”,诗人将视角转向水边,以“着”字形容霜花覆盖在柳枝上,"冰珠"则形象地表达了结冰后的晶莹剔透。"碧条"指的是河流,这里的“满”再次强调了一种充盈的美感。
第三句“天色渐明回一望”,随着天色逐渐清晰,诗人回首眺望,表现了一个动态的观察过程和心情变化。
最后,“玉尘随马度蓝桥”,"玉尘"形容雪花纷飞,"随马"则暗示了行进中的状态。"度蓝桥"表达了一种超越和通行之意,同时也映衬出一片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在严寒中寻找美感、进行旅途的诗人形象。其语言清新脱俗,情景交融,体现了唐代诗风之精致与高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道岩二十韵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来遗我仙岩图。
一堆磐石东西向,凿破混沌中心虚。
欲知地面深且广,架屋百楹端有馀。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炉。
席帽近南犹仰视,云盖一峰蟠北隅。
前岩后岩为表里,直过可以肩篮舆。
吴许遗留试剑石,葛艾弃置烧丹炉。
当时俗眼固不识,一旦脱屣朝清都。
至今丹井泉源涌,下接三江连五湖。
春来桃李开锦绣,宛在武陵溪上居。
人间酷热不能到,清风白水摇芙蕖。
霜飞雪落万木死,玉叶青青长不枯。
三清殿前拜章夜,香绕真仪七十躯。
月光射入嵌空内,皎皎寒冰在玉壶。
老龙耽睡忽惊觉,一霎万顷沾膏腴。
物无疵疠年谷熟,有感则通如合符。
本朝图经自该说,厥后荒废成丘墟。
元周抵掌来必葺,十四年间复古初。
崇宁天子降明诏,废者使兴传圣谟。
郡邑何时能剡奏,毕封之祝相欢呼。
《题道岩二十韵》【宋·黄诰】道士元周其姓胡,朝来遗我仙岩图。一堆磐石东西向,凿破混沌中心虚。欲知地面深且广,架屋百楹端有馀。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炉。席帽近南犹仰视,云盖一峰蟠北隅。前岩后岩为表里,直过可以肩篮舆。吴许遗留试剑石,葛艾弃置烧丹炉。当时俗眼固不识,一旦脱屣朝清都。至今丹井泉源涌,下接三江连五湖。春来桃李开锦绣,宛在武陵溪上居。人间酷热不能到,清风白水摇芙蕖。霜飞雪落万木死,玉叶青青长不枯。三清殿前拜章夜,香绕真仪七十躯。月光射入嵌空内,皎皎寒冰在玉壶。老龙耽睡忽惊觉,一霎万顷沾膏腴。物无疵疠年谷熟,有感则通如合符。本朝图经自该说,厥后荒废成丘墟。元周抵掌来必葺,十四年间复古初。崇宁天子降明诏,废者使兴传圣谟。郡邑何时能剡奏,毕封之祝相欢呼。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5767c6e8282cc68593.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