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臣节(chén jié)的意思:忠诚的节操和品德。
当阳(dāng yáng)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地担当责任,不畏困难。
典午(diǎn wǔ)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极点或高峰。
东门(dōng mén)的意思:指离开、出走、辞职等意思。
归兴(guī xī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事物的兴盛归于正常状态
汉水(hàn shuǐ)的意思:指汉江,也泛指河流。
挥涕(huī tì)的意思:挥动泪水,形容悲痛哭泣。
乞休(qǐ xiū)的意思:请求休息或辞职
前席(qián xí)的意思:指在座次上排在前面的位置,也可用来比喻地位高、地位重要的人。
沈碑(shěn bēi)的意思:指因事故或其他原因而沉没的船只或碑碣。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疏傅(shū fù)的意思:疏远亲戚朋友。
松菊(sōng jú)的意思:指宽容大度,不计较小事情。
休书(xiū shū)的意思:指辞职书或请假书。也指辞书、书信等。
勋名(xūn míng)的意思:指在战争、斗争或其他重要事迹中表现出色而获得的荣誉和名望。
阳事(yáng shì)的意思:指阳光照射的事情,也用于形容公开、明朗、公正的事情。
中朝(zhōng cháo)的意思:指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表示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竹帛(zhú bó)的意思:指古代用竹简和帛书写的文字,泛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
-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奉送大司马王公还河东为李临淮作(其二)》表达了对大司马王公即将回归河东任职的敬意与感慨。首句“典午中朝席屡虚”,暗指朝廷的重要位置空缺已久,暗示了王公的才德之高和朝廷对其的期待。次句“殿头频上乞休书”描绘了王公多次请求退休的情景,显示出他的谦逊和对国事的忧虑。
第三句“沈碑汉水当阳事”,以沉碑的历史典故,提及王公过去的功绩,可能是指他在当阳的政绩被铭记。第四句“挥涕东门疏傅车”借疏傅东门辞官的典故,表达对王公离职的不舍之情。
“谁识倚峰臣节苦”一句,赞美王公坚贞不屈的臣子操守,而“莫言前席主恩疏”则暗示尽管王公深得主上信任,但仍选择退隐,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最后两句“纵怜松菊饶归兴,竹帛勋名在石渠”,以松菊自比,表达对王公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赞赏,同时肯定了他的勋业将永载史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深情的笔触,既赞扬了王公的品行和功绩,又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挽留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赵寺丞寄陈海州
景疏楼上唤蛾眉,君到应先诵此诗。
若见孟公投辖饮,莫忘冲雪送君时。
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并崔度贤良
宛丘先生自不饱,更笑老崔穷百巧。
一更相过三更归,古柏阴中看参昴。
去年举君苜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
今年还看去年月,露冷遥知范叔寒。
典衣自种一顷豆,那知积雨生科斗。
归来四壁草虫鸣,不如王江常饮酒。
淩虚台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
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
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
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
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
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
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
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
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
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