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境遇与内心感受。首句“老去书中得”,透露出诗人年岁已高,只能从书籍中寻求慰藉,暗示了他可能在年轻时有过丰富的经历或追求,如今只能通过阅读来寄托情感。接着,“心因病后衰”点明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疲惫,疾病不仅夺去了健康,也使得精神世界变得脆弱。
“栖栖身是梦,种种鬓成丝。”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衰老感。他形容自己的生活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头发的稀疏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这种对自我状态的描述,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鸟自知时节,人犹说乱离。”对比自然界的鸟儿能够感知季节的变化,而人却还在谈论战乱与离散,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最后,“倚楼天万里,无地置吾锥。”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仰望万里长空,却找不到可以安放自己心绪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哀叹,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整个画面给人以深沉、苍凉之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晚年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其对生命、健康、社会动荡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哲理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访湛甘泉莲花洞
两至南乡岭,未识莲花洞。
万古秘玄机,一朝显诸用。
江山郁冲融,星斗遥以控。
泉翁起南海,神鬼故呵从。
大地不爱宝,灵境自歆贡。
架壑栖霞扉,凌虚敞烟栋。
杖屦得跻攀,长风复相送。
身世浮太虚,恍惚如寐梦。
萝浮去咫尺,沧海杳一纵。
安得架长虹,飞云日相共。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其六
圣世崇作述,礼乐嘉虞周。
猃狁窥朔方,檄书动明旒。
嗟予蹇迂谬,抗颜出山丘。
一朝上封事,疾者如寇仇。
文犹既已违,武志亦未酬。
慷慨动悲歌,但为识者羞。
居诸忽已遄,冥心更何求。
九十行带索,荣公乃吾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