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有子不识字,儿今读遍千家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脱(bù tuō)的意思:保持不变,不脱离原来的状态。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粗布(cū bù)的意思:指事物简陋、粗糙,没有精致的工艺或装饰。
低头(dī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谦卑、屈服、顺从等。
冬天(dōng tiān)的意思:指动物在寒冷的冬天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能量和保护自身。
斗粟(dǒu sù)的意思:斗粟意指争夺粮食,比喻人们为了生存而争斗。
斗室(dǒu shì)的意思:斗室指的是一个狭小的房间或空间。在成语中,斗室常常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狭小拥挤,人多而空间有限。
短命(duǎn mìng)的意思:寿命短暂,生命不长久。
二斗(èr dòu)的意思:形容力量弱小,不足为道。
伏腊(fú là)的意思:指冬天将至,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也指岁末年终。
敢不(gǎn bù)的意思:用于表示对某种行为或决策的肯定和赞同。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寒风(hán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的风。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木绵(mù mián)的意思:指木头和棉花,比喻言辞空洞,没有实质内容。
年四(nián sì)的意思:指人年纪轻,缺乏经验或能力。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飒飒(sà sà)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摩擦声等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生岁(shēng suì)的意思:指年龄增长一岁。
食时(shí shí)的意思:指吃饭的时间。
识字(shí zì)的意思:
◎ 识字 shízì
[become literate] 认识文字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天气(tiān qì)的意思:预测未来天气的报告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瓦瓶(wǎ píng)的意思:指容易破碎的东西或形容人的头脑简单、思维迟钝。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贤豪(xián háo)的意思:贤豪指的是既有贤德又有豪爽的品质。形容一个人既有高尚的品德,又有豪爽的性格。
幸有(xìng yǒu)的意思:幸运地拥有
行年(xíng nián)的意思:行年指的是年龄大,行为举止稳重,有经验和智慧的人。
一根(yī gēn)的意思:指一个,表示数量为一。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资供(zī gòng)的意思:指为给予经济或物质支持而提供资金、物品等。
拜天地(bài tiān dì)的意思:指叩拜天地,表示极度敬重、谦虚恭顺之意。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仲的《自咏》,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
首句“老夫半岁不出门,斗室兀坐天地宽”,开篇即以“老夫”自称,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诗人虽年事已高,却甘于独处一室,享受内心的宁静与宽广,不为外界所动。这种对空间的感知,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狭小房间,更是心灵世界的广阔与自由。
接着,“瓦瓶不脱二斗粟,老菜一根三日餐”,描述了简朴的生活状态。诗人生活节俭,仅以少量粮食维持生计,甚至在食物上也极为克制,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漠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这种生活态度,是对物质欲望的超越,更是一种对精神富足的追求。
“冬天气寒风飒飒,幸有木绵粗布衲”,面对严寒,诗人庆幸自己有衣物保暖,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也是对生活条件的满足。木绵和粗布衲,简单而实用,象征着诗人对生活基本需求的满足,以及对舒适生活的朴素追求。
“何人笑我贱与贫,留得馀资供伏腊”,诗人坦然面对他人的嘲笑,因为在他看来,生活中的余资可以用来应对生活的困难,如冬季的取暖和节日的庆祝,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准备。
“渊明不免乞食时,我生岁月长无饥”,诗人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为例,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简朴,但从未遭受饥饿之苦,暗含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满足。
“渊明有子不识字,儿今读遍千家诗”,诗人对比陶渊明及其子的教育情况,强调了自己儿子的教育成就,体现了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和对后代成长的自豪。
“颜回短命三十二,我已行年四十四”,诗人以孔子弟子颜回的早逝为反衬,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过四旬,但依然健康长寿,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古来贤豪各如此,敢不低头拜天地”,诗人总结道,历史上许多贤人豪杰都经历过相似的生活境遇,自己也不应例外,应当心怀敬畏,感恩天地,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珍惜生活、重视教育、感恩自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