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才 上 人 还 雪 窦 寄 达 观 禅 师 宋 /梅 尧 臣 春 雪 满 蓑 笠 ,海 边 先 燕 归 。千 林 新 改 叶 ,百 衲 旧 来 衣 。溪 水 从 何 至 ,山 云 自 解 飞 。报 言 岩 下 客 ,斋 钵 笋 应 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衲(bǎi nà)的意思:形容事物破烂、不堪。也用来形容文笔繁杂、杂乱无章。
海边(hǎ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辽阔无边,没有限制。
何至(hé z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到达了何种程度或者说话的口气过于强烈,过于绝对。
旧来(jiù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旧有的习俗、观念等。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下客(xià kè)的意思:指乘客在车辆或船只上到达目的地后下车或下船。
斋钵(zhāi bō)的意思:指清贫简朴的生活。
自解(zì jiě)的意思:自己解决问题或困难
- 翻译
- 春天的雪花覆盖了蓑笠,海边的燕子已经归来。
树林中新叶替换旧叶,百衲衣仍是往昔的装束。
溪水不知从何处流淌而来,山间的云雾自行飘散飞翔。
我告诉山岩下的居士,斋戒期间竹笋想必已长得肥美。
- 注释
- 春雪:春季的雪花。
蓑笠:披在身上的斗篷和草帽。
海边:靠近海岸的地方。
先燕归:最早回来的燕子。
千林:广大的树林。
新改叶:刚换上新叶。
旧来衣:过去的衣物。
溪水:小溪的流水。
何至:从哪里流来。
山云:山间的云雾。
自解飞:自行飘散飞翔。
岩下客:居住在岩石下的隐士。
斋钵:僧侣或修行者用于斋饭的碗。
笋:竹笋。
应肥:应该已经长得肥美。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才上人还雪窦寄达观禅师》,描绘了春天海边的景象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春雪满蓑笠”以春雪点明时令,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上人归去时的环境,暗示旅途的艰辛。次句“海边先燕归”则通过燕子归来,寓言友人如燕子般回到雪窦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祝福。
接下来,“千林新改叶,百衲旧来衣”描绘了春天万物更新的场景,千树新叶替换旧叶,而友人却依然穿着破旧的僧袍,体现了他的简朴生活和坚韧精神。诗句中蕴含着对友人清贫修行的敬仰。
“溪水从何至,山云自解飞”进一步描绘了山间自然景色,溪水源头何处,山云自由自在地飘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也暗含对友人生活的自在与超脱的羡慕。
最后两句“报言岩下客,斋钵笋应肥”,诗人想象友人在岩下修行,生活简朴,但春天的竹笋丰美,预示着友人的生活虽清苦但也充满生机,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关怀和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寄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槟榔
台湾槟榔何最美,萧笼鸡心称无比。
乍啮面红发轩汗,鵔鹅风前如饮酏。
人传此果有奇功,内能疏通外养齿。
犹胜波罗与椰子,多食令人厌鄙俚。
我今已客久成家,不似初来畏染指。
有时食鲚苦膻腥,也须细嚼净口舐。
海南太守苏夫子,日啖一粒未为侈。
红潮登颊看婆娑,未必膏粱能胜此。
读书灯
鸡窗独坐每邀君,继日空成不世勋。
只眼遍窥天禄秘,寸心尽照石渠文。
人誇暗室光明地,我道熙朝纠缦云。
还有馀辉能射斗,压低剑气夜中分。
白地光明是我师,忆来有味是儿时。
辛勤到底无人识,甘苦唯应让子知。
一点丹心星耿耿,千秋青眼月迟迟。
夜阑还得生花梦,曾见文通绝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