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山居杂感·其二》
《岁暮山居杂感·其二》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谐世无长策青山比闾

才名屈宋命,瓻甋马杨书。

宁许天问,偏当赋子虚

依稀禹迹俯仰此焉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比闾(bǐ lǘ)的意思:比闾是指比较优秀的人或事物,以及与之相比较的其他人或事物。

才名(cái míng)的意思:指才华出众的人的名声和声誉。

长策(cháng cè)的意思:指长远的计策或谋略。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宁许(níng xǔ)的意思:宁可,宁愿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屈宋(qū sòng)的意思:指屈从、屈服。

天问(tiān wèn)的意思:天问指的是对天地间的奥秘进行探索和追问。表示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禹迹(yǔ jì)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痕迹,比喻善政的印迹或治理事物的痕迹。

子虚(zǐ xū)的意思:虚假、不真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的《岁暮山居杂感(其二)》,通过“谐世无长策,青山作比闾”开篇,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接下来,“才名屈宋命,瓻甋马杨书”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感慨以及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接着,“宁许续天问,偏当赋子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是否应该继续追求那些超越现实的学问,或是满足于虚构的文学世界。最后,“依稀尧禹迹,俯仰此焉如”则以历史上的圣贤为参照,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寻和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送林连山明府

百里专城接大荒,何来借寇重循良。

西京应识于公传,南国新闻荀令香。

去日壶浆迎竹马,行春麦穗满岐阳。

遥知俎豆风流远,闽海波连紫水长。

(0)

呈周邑侯·其一

清秋仙舄去还来,分得君王露几杯。

散入人间皆雨化,惊闻天上忽春回。

弦歌径逐琴声远,桃李争迎辇路开。

却望旧时听政处,阴阴竹树莫辞培。

(0)

秋日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次韵赋别二首·其一

赤轮蘸水水涵天,影射龙宫第几湾。

地镇东南祠巨渎,亭疑蓬岛屹孤山。

为霖共识济川略,揽辔今瞻捧日颜。

不尽丹心悬彩笔,千秋留韵岭云间。

(0)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

河阳车骑散重阴,羽猎声华在上林。

望阙几年沧海使,出关今见白云心。

梅花江国行频见,春色龙池到已深。

揽袂莫须三叠曲,垂裳方御五弦琴。

(0)

钱塘饮张梦得斋中

聚首堪悲碣石天,空囊还著远游篇。

书生忧国真无赖,倦客寻僧却有缘。

万里山河孤笑外,五年烽火醉吟边。

忽听急管催兰舸,愁绝西湖几瓣莲。

(0)

冬月舟过闽滩·其二

怪石无心险,飞泉得意流。

湍狂疑捲电,涛怒不惊鸥。

骨瘦玻璃净,情多曲折浮。

醉歌时击楫,客况尽夷犹。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