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怆神(chuàng shén)的意思:形容内心悲伤、凄凉的样子,失望或痛苦到极点。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地分(dì fēn)的意思:指地位、身份、等级的差别。
断行(duàn xíng)的意思:停止行动或中断行程
飞观(fēi guān)的意思:形容眼光高远、见识广博,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王气(wáng qì)的意思:指君主的威严和统治力量。
危苦(wēi kǔ)的意思:形容危险艰苦的境地。
为时(wéi shí)的意思:指时间适宜、时机到来。
咸秦(xián qín)的意思:指咸阳,古代秦国的都城,也指秦朝。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战尘(zhàn ché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和尘土,也比喻战争中的杀伐和残酷。
- 鉴赏
这首诗《围城》由金代诗人李献甫所作,描绘了战争背景下长安城的凄凉景象。诗中以“碧树苍烟起暮云”开篇,渲染出一种沉郁的氛围,仿佛是战争的阴霾笼罩着整个世界。接着,“长安陌上断行人”一句,直接点明了战争的残酷,连往来的行人都被阻断,展现出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百年王气馀飞观,万里神州隔战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历史的沧桑与现实的战乱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当前困境的对比思考。同时,也暗示了战争不仅局限于一隅,而是波及了广袤的国土。
“身与孤云向双阙,愁随落日到咸秦。”诗人借景抒情,用“孤云”象征自己的孤独与无助,与“双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的向往与无奈。而“愁随落日到咸秦”,则通过夕阳西下这一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山河大地分明在,莫为时危苦怆神。”诗人提醒人们,尽管时局艰难,但山河依旧壮丽,大地仍旧广阔,不应因眼前的危机而丧失希望和勇气。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劝慰,也是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背景下的长安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蕴含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乐观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