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晴自散,松桧老还青。
地僻堪藏拙,僧闲不诵经。
这首宋朝周衮的《早发湖口宿道傍山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寺院景象。首句“寂寂山中寺”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界。接着,“萧萧月下庭”通过月光下庭院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冷,月光洒在庭院上,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烟云晴自散,松桧老还青”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烟云随风散去,象征着事物的瞬息万变;而松树和桧树虽历经岁月,却依然苍翠挺拔,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生命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地僻堪藏拙,僧闲不诵经”则揭示了山中寺庙的独特之处——远离尘世的纷扰,成为修行者避世修心的理想之地。这里的僧人生活简单,心灵宁静,不为外物所累,专注于内心的修行与感悟。这种生活方式与外界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隐逸生活的价值与魅力。
最后,“我来非有意,乘兴寄疏棂”表达了诗人偶然来到此地,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不由自主地驻足欣赏。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中寺院的宁静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对生命、修行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