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伯虎烹茶图为喻正之太守三首·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傲吏(ào lì)的意思:指傲慢而自负的官吏。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酪奴(lào nú)的意思:形容人受到压迫或奴役,无法自主。
笼头(lóng tóu)的意思:指象征权力的标志或控制权。
帽笼(mào lóng)的意思:指一个人被无故地冤枉或诬陷。
纱帽(shā mào)的意思:指被人瞧不起、轻视的人。也用来形容某人的地位或身份低贱。
守风(shǒu fēng)的意思:指坚守原则,不随风转变。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头对(tóu duì)的意思:指两个人面对面地站着或坐着。
行春(xí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行走在田野间,欣赏春天的景色。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竹炉(zhú lú)的意思:指人才或技能隐藏在平凡之中,喻指人才或技艺被埋没或未被重视。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题唐伯虎烹茶图为喻正之太守三首(其一)》描绘了一位风流倜傥的地方官员,他的爱好独特,不仅喜好酪奴(可能是乳制品),还喜欢在行春之时携带一幅烹茶图。画面中的官员形象傲然,头戴纱帽,身披笼头,仿佛与竹炉相伴,烹煮着香茗,展现出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诗中通过描绘这幅图,暗寓了主人喻正之太守的高雅品味和闲适生活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以画传神,富有诗意,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和生活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