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作三年别,才堪一解颜。
楼孤带清洛,林缺见巴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从苏公登后楼》,通过对短暂离别后的重逢和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倏作三年别”直接点出时间跨度,三年的分离让相聚显得格外珍贵;“才堪一解颜”则写出诗人见到友人时的喜悦与释然。
接下来的两句“楼孤带清洛,林缺见巴山”,通过描绘后楼的孤独和远方的山水,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远的意境,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彼此命运的关注。
“五月池无水,千年鹤自还”运用了夸张和象征手法,五月本应池水丰盈,但此处却无水,暗示了世事变迁;千年鹤的归来,则寓言友人如鹤归巢,让人期待他们的重聚。最后,“白鸥没浩荡,爱惜鬓毛斑”以白鸥的形象,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自己已渐生华发,更显珍惜眼前相聚的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