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夜晚江边漫步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鹭鸟与芦苇在月光下的动态之美。首句“炯眼窥矶独鹭醒”,生动地刻画出一只孤独的鹭鸟在岸边石矶上警觉地注视着四周的情景,其明亮的眼睛仿佛能穿透夜色,显示出鹭鸟的机敏与警觉。次句“鹭飞孤荻动亭亭”,则通过鹭鸟的飞翔和芦苇的轻轻摇曳,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芦苇在风中亭亭玉立,与飞翔的鹭鸟相映成趣。
后两句“扶来罗袖袖垂水,夺得荻边山影青”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女子的动作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仿佛女子轻盈地挽起衣袖,让袖口轻轻触碰水面,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同时,“夺得”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动作的优雅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山影在水中被“夺”得更为清晰,呈现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动作的巧妙融入,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夏夜江边漫步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永叔归乾德
渊明节本高,曾不为吏屈。
斗酒从故人,篮舆傲华绂。
悠然目远空,旷尔遗群物。
饮罢即言归,胸中宁郁郁。
送少卿张学士知洪州
朱旗画舸一百尺,五月长江水拍天。
稳去先应望庐岳,暂来谁复见龙泉。
阁经吏部重为记,山识吴王旧铸钱。
往迹可寻军事少,剩书遗逸附青编。
和岁除日
一年三万六千刻,玉漏唯馀十二时。
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
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
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
再至洛中寒食
西洛逢寒食,依依似昔年。
千门方禁火,九野自生烟。
飘泊梨花雨,追随杏叶鞯。
游人莫惜醉,风景满伊川。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
秋蠹无完叶,疏丛有瘁茎。
偶来庭树下,重看露葩荣。
众自守常理,独开偏见情。
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