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赵良伯送竹·其一》
《谢赵良伯送竹·其一》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种竹无时漫谈,厌乾恶湿竟谁堪

贞元两字生生本,何事山人不解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漫谈(màn tán)的意思:漫无边际地谈论或闲聊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生生(shēng shēng)的意思:生生有生命力,形容事物充满活力、永不停息。

生本(shēng běn)的意思:指人的一生,或者事物的起始和发展的根本。

谁堪(shuí kān)的意思: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出色,使其他人难以胜任或媲美。

无时(wú shí)的意思:没有时候,表示没有时间的概念。

贞元(zhēn yuá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正直,不受诱惑,坚守原则。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谢赵良伯送竹(其一)》。邵宝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赵良伯赠送竹子的感激之情,并在其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首句“种竹无时亦漫谈”,诗人以种竹为引子,开始了对生活的漫谈。这里的“无时”暗示了种竹行为的随意性,而“漫谈”则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随性态度。竹子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植物,其生长过程充满了自然的规律与生命的韧性,诗人借由种竹这一行为,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生长状态的欣赏和向往。

次句“厌乾恶湿竟谁堪”,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竹子生长环境的适应性问题。竹子既不喜干燥也不耐潮湿,这似乎是对生存条件的苛刻要求。然而,诗人提出疑问:“究竟谁能承受这样的生存条件?”这里不仅是在讨论竹子的生存特性,更是在反思人类自身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与能力。诗人似乎在问,人们是否能够像竹子一样,在各种环境中坚韧不拔地生存下去?

后两句“贞元两字生生本,何事山人不解参”,诗人将“贞元”二字与竹子的生命本质联系起来。“贞元”常用来形容竹子的坚贞不屈和永恒的生命力。诗人在此处提出疑问:“为什么作为山人的我,却不能深刻理解竹子所蕴含的生存智慧?”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生命力的赞叹,也流露出了一丝自我反省的意味。诗人或许在思考,自己是否真正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保持坚韧与智慧。

综上所述,邵宝的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特性的描绘,以及对生存哲学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思考,既是对竹子自然属性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反思。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竹枝歌七首·其七

幸自通宵暖更晴,何劳细雨送残更。

知侬笠漏芒鞋破,须遣拖泥带水行。

(0)

早行鸣山二首·其二

灵山未见见龟山,且捲诗书子细看。

春日幸从年后暖,春风须带腊前寒。

(0)

同岳大用甫抚干雪后游西湖早饭显明寺步至四圣观访林和靖故居观鹤听琴得四绝句时去除夕二日·其二

紫陌微乾未放尘,青鞋不惜涴泥痕。

春风已入寒蒲节,残雪犹依古柳根。

(0)

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四绝句·其一

阁日微阴不碍晴,杖藜小倦且须行。

湖山有意留侬款,约束疏钟未要声。

(0)

再病书怀呈仲良四首·其四

方外诗豪张仲良,义风今日更谁双。

绝怜病客无半眼,粥饭随宜到小窗。

(0)

半山寺三首·其一

霜松雪竹老重寻,南荡东陂水自深。

凤去宅存谁与住,不如作寺免伤心。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