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漫谈(màn tán)的意思:漫无边际地谈论或闲聊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生生(shēng shēng)的意思:生生有生命力,形容事物充满活力、永不停息。
生本(shēng běn)的意思:指人的一生,或者事物的起始和发展的根本。
谁堪(shuí kān)的意思: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出色,使其他人难以胜任或媲美。
无时(wú shí)的意思:没有时候,表示没有时间的概念。
贞元(zhēn yuá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正直,不受诱惑,坚守原则。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谢赵良伯送竹(其一)》。邵宝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赵良伯赠送竹子的感激之情,并在其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首句“种竹无时亦漫谈”,诗人以种竹为引子,开始了对生活的漫谈。这里的“无时”暗示了种竹行为的随意性,而“漫谈”则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随性态度。竹子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植物,其生长过程充满了自然的规律与生命的韧性,诗人借由种竹这一行为,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生长状态的欣赏和向往。
次句“厌乾恶湿竟谁堪”,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竹子生长环境的适应性问题。竹子既不喜干燥也不耐潮湿,这似乎是对生存条件的苛刻要求。然而,诗人提出疑问:“究竟谁能承受这样的生存条件?”这里不仅是在讨论竹子的生存特性,更是在反思人类自身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与能力。诗人似乎在问,人们是否能够像竹子一样,在各种环境中坚韧不拔地生存下去?
后两句“贞元两字生生本,何事山人不解参”,诗人将“贞元”二字与竹子的生命本质联系起来。“贞元”常用来形容竹子的坚贞不屈和永恒的生命力。诗人在此处提出疑问:“为什么作为山人的我,却不能深刻理解竹子所蕴含的生存智慧?”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生命力的赞叹,也流露出了一丝自我反省的意味。诗人或许在思考,自己是否真正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保持坚韧与智慧。
综上所述,邵宝的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特性的描绘,以及对生存哲学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思考,既是对竹子自然属性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