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坚韧不拔的捣衣妇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面对艰苦生活的坚持与毅力。
首句“冰霜入糨不柔匀”,以冰霜喻指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强调环境的恶劣和条件的艰苦,但捣衣妇却如同糨糊一般,即使在严寒中也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次句“万杵边头闻不闻”,进一步描绘捣衣妇劳作的情景。万杵,即无数的捣衣棒,象征着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动。边头,暗示捣衣妇远离繁华喧嚣,独自在偏远之地劳作,突出了她的孤独与辛劳。此句通过声音的隐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捣衣妇劳作的艰辛与默默无闻的付出。
后两句“二十年来辛苦手,定无春笋得还君”,直接表达了捣衣妇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二十年的辛勤劳作,见证了她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尽管她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却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或认可,这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讽刺,也是对捣衣妇命运的一种同情。这里的“春笋”可能象征着新生、希望或是某种期待,但最终却未能如愿以偿,表达了诗人对底层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捣衣妇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女性在艰苦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以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劳动者的赞美,也有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酬翁松庐见寄
客路归时雨似烟,归来还近菊花天。
寸心不到青云上,一事难成白发前。
风外松声如昨夕,竹间梅蕊接新年。
閒来得句频相送,自有高人住屋边。
十月梅花
初冬未见一片雪,先见梅开傍花庵。
可是东君留厚意,早传消息到江南。
湖上即事
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
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
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