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柳子玉赴灵仙》
《送柳子玉赴灵仙》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世事方艰便猛回,此心未老已先灰。

何时梦入真君殿,也学传呼观主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传呼(chuán hū)的意思:传呼是指通过传递信息的方式传递消息,类似于现代的传真或短信。它强调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真君(zhēn jūn)的意思:指真正的君主或至高无上的权威人物。

注释
世事:指世间的事情或遭遇。
艰:艰难困苦。
猛回:猛然醒悟,突然转变。
此心:指自己的心志。
未老:尚未衰老。
先灰:先变得冷淡或消沉。
何时:什么时候。
梦入:在梦中进入。
真君殿:道教中的重要殿堂,象征仙境或理想之地。
也学:也想模仿或尝试。
传呼:传达命令或呼唤。
观主:道教中的主持或尊者。
翻译
世事艰难时我突然醒悟
内心还未衰老却已先失去热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离别之情和个人境遇感慨。诗人巧妙地借用了道教的元素,如“真君殿”、“灵仙”,来表达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首句“世事方艰便猛回”,表明世界上的困难和挑战层出不穷,需要迅速地回应和面对。这里的“猛回”暗示了一种迫切感和无奈的心情。

接着,“此心未老已先灰”,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沧桑与消极。尽管年华尚未老去,但内心已经变得淡漠、疲惫,如同灰烬一般,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和活力。

第三句“何时梦入真君殿”,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梦入”表明这可能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愿望,而非现实中的真实现状。这里的“真君殿”是道教中的一种仙境,象征着纯洁、高尚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也学传呼观主来”,则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无奈的表达。诗人仿佛在说,即便是像其他人那样学习掌握某种技艺或知识,也只是为了迎合世俗,去“观主”即观察和迎合那些有权势的人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世俗与精神的冲突,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境遇的无奈感和深刻的内心独白。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严陵送别卷

我未识江生,而知生之名。

生年始十六,文采动群英。

乃父严州守,其学见之行。

承家今有子,贤路拟相仍。

吾友阮君浩,杨钦及其兄。

与生同笔砚,临别莫为情。

千里驰书来,祈我赠诗声。

诗以道情志,不以供人事。

矧我非善鸣,何以塞君意。

虽然仁者赠言古有之,要之其言不必寄。

尝闻君子学为己,请赠此语当篇诗。

(0)

送唐给事两广盘粮三首·其二

钱谷元非吾分外,握算亦能助太平。

学术多君非口耳,此行认取旧书生。

(0)

哀邹汝愚六首·其一

天地元无情,汝愚信死矣。

举世嗤笑之,吾独不如尔。

(0)

宜兴堵安母庆寿图诗

肩山瘦耸晚山寒,泪眼如何湿未乾。

心向夜炉灰久死,梦回风烛骨先酸。

少曾鬻发宁忧耄,老得含饴始觉难。

西掖词官旧邻并,冯谁传作画图看。

(0)

瀛洲雅会次韵诗·其一

千年王气此山溪,虎踞龙蟠旧品题。

黄道正行今日月,朱衣原在殿东西。

知章许我同骑马,太乙怜公肯植藜。

白首放歌还纵酒,何时背为负暄低。

(0)

送尤溪胡㷬司训

职清终是贵,路近即为家。

市有人㩦菌,船多客贩麻。

从前州号剑,隔岭县名沙。

日日传书至,建昌千户衙。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