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路如天远,情忘道义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偈颂一百零二首》中的第六十三首。诗人以深远的意境描绘了心灵之路的辽阔与情感的深沉。"容路如天远"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道路漫长而广阔,仿佛天空一般无尽,暗示着修行者在追求真理或精神归宿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挑战和遥远路程。"情忘道义深"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情感的超脱,将道义视为内心的导向,情感被深深埋藏于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之中。
"虚空无向背"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空灵状态,意味着在心灵的虚空中,没有固定的来去方向,也暗示着诗人已经忘记了世俗的来往和牵挂。"何处觅家音"则是对家园、亲情或尘世联系的追寻,但在这样的修行道路上,似乎已经找不到熟悉的归家信息,体现出一种出离尘世的决心和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通过自然景象和抽象的意象,传达出对道义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世俗情感的淡泊,体现了佛教中空性与解脱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南康胡氏春风堂
芋魁菜甲必同食,石田茅屋不忍析。
有时对床听风雨,有时共灯窥简册。
大兄独抱古人道,群季各修弟子职。
一门和气常如春,紫荆花开庭草碧。
宛然生在舞雩时,又若坐于明道侧。
吾尝三复棠棣诗,周公千载有惭色。
共梨分枣能几何,摘瓜煮豆堪太息。
区区锥刀未足让,伯夷逊国采薇吃。
君能聚族真卓行,余亦为兄愧凉德。
莫年有意观庐山,因作春风堂上客。
挽卓元夫国博一首
仲氏联芳比酥酪,长君独冷饱齑咸。
五升日籴尤清苦,一枕风来且黑甜。
儒馆谁怜郑公老,颍川空说许丞廉。
朔斋平昔知心者,细读新铭笔力严。
送林与桂
曾与元方友,因知季子贤。
乌衣况推笏,黄甲必还毡。
华发询安问,重瞳览奏篇。
此行宜努力,忠孝几人全。
发湘潭驿寄府公
走本山中人,感激趋燕台。
谬辱弓旌招,愧乏谋议陪。
先生如春风,盎然嘘陈荄。
晓入开玉帐,夕话扃铃斋。
下榻惊一府,撰杖穷千崖。
岂曰君畜伋,实惟子视回。
岁晚谋北辕,凄其难为怀。
欲言先菀结,既决犹徘徊。
是日戒行李,送者皆邹枚。
兵厨遗珍饷,祖席罗宝钗。
下令许卜夜,宁畏街鼓催。
诘旦枉牙纛,山亭陈金罍。
都人如堵墙,谓我何荣哉。
未闻从事去,亲致元戎来。
缱绻谈至夜,霜月照露苔。
长跪抱马足,离绪焉能裁。
丽谯落天杪,怅望空倚桅。
昔人死知己,骨朽名不埋。
公有管乐姿,愚非温石才。
他时倘后凋,安敢忘栽培。
《发湘潭驿寄府公》【宋·刘克庄】走本山中人,感激趋燕台。谬辱弓旌招,愧乏谋议陪。先生如春风,盎然嘘陈荄。晓入开玉帐,夕话扃铃斋。下榻惊一府,撰杖穷千崖。岂曰君畜伋,实惟子视回。岁晚谋北辕,凄其难为怀。欲言先菀结,既决犹徘徊。是日戒行李,送者皆邹枚。兵厨遗珍饷,祖席罗宝钗。下令许卜夜,宁畏街鼓催。诘旦枉牙纛,山亭陈金罍。都人如堵墙,谓我何荣哉。未闻从事去,亲致元戎来。缱绻谈至夜,霜月照露苔。长跪抱马足,离绪焉能裁。丽谯落天杪,怅望空倚桅。昔人死知己,骨朽名不埋。公有管乐姿,愚非温石才。他时倘后凋,安敢忘栽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9167c70af99e4d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