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僧人释崇哲的《偈二首(其一)》,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禅理。诗人以“妙体堂堂触处彰”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妙体”这一概念,意指事物的本质或真理,无论在何处都能显现出来,强调了真理的普遍性和不可遮蔽性。
接着,“快须回首便承当”一句,表达了面对真理时应毫不犹豫、勇于承担的态度。这里的“回首”既可理解为回顾内心,也可视为转向真理,强调了个人对于真理追求的主动性和决心。
“今朝对众全分付”则表明了诗人将自己对真理的理解和感悟,毫无保留地向众人分享,体现了知识与智慧的传播与共享精神。这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更是一种对众生的慈悲与关怀。
最后,“莫道侬家有覆藏”一句,以否定的形式强调了诗人并无保留任何秘密或私藏,所有的智慧与真理都是公开的、无保留的。这不仅是对自身行为的宣言,也是对所有寻求真理之人的鼓励,希望他们也能勇敢地探索、发现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真理的普遍性、个人面对真理的态度、知识的传播与共享,以及对真理追求的无私精神,展现了佛教中关于智慧、慈悲与真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晓梦陈晦伯十二韵
人皆竞荣达,君独嗜编撰。
廿载历中外,蹉跎寡青眼。
朅来共为郎,相过每一莞。
溪水鸣小筵,花林具薄馔。
修礼或五浆,飧和讵一盏。
直衷肩卫巘,博物跂郑产。
鼯鼠涣群疑,竹书征脱简。
伊余硁硁心,相得意何限。
一朝江浦别,重觌杳未僝。
春梦两悠悠,觉来泪痕潸。
我闻天中山,青霞接蒐沄。
何时携谢诗,青天醉新盏。
莲谷对月
山空寂无言,流泉间琴筑。
伊难惬素心,推此一轮玉。
小坐石如冰,一雨树初沐。
清光万古青,为乐此宵独。
天造弥经纶,富媪宝川渎。
胡为惨不宁,四海沸羹粥。
日月不厌孤,临照几茅屋。
未许红尘人,来分处女烛。
平生志丘壑,苦自转车毂。
诘旦隔仙凡,徒留梦相续。
戒坛卧龙松歌
戒坛之松天下奇,寻常所见皆十围。
一松据台独下垂,横出十丈犹躨跜。
健鹏探爪风在下,渴蛟饮涧鳞之而。
缒幽欲引阴蛰出,承欹力负苍崖危。
万钧压空不危殆,反走潜根疑过倍。
涑雨洗干未濡足,眼底浑河犯高垲。
云开穿枝落日黄,万里暮色浮孤觞。
欲凭咫尺精灵意,贯入冥搜百怪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