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邢居实二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秋来:指秋季到来。
为客:作为旅人或客居他乡。
意何如:心情如何,心情怎样。
千里山河:形容地域辽阔。
信不疏:信件往来频繁,关系亲密。
昔日老人:过去的长辈。
今则少:现在却不多见了。
不妨:不妨碍,无妨。
红叶:秋天的红叶,象征丰收和季节变化。
闭门书:关门读书,指安静的学术生活。
- 翻译
- 秋天来临,作为旅人的心情如何呢?
纵然千里之外的山河遥远,信件往来却依旧频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次韵答邢居实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表达了秋天来临之际作为客居他乡的感受。"秋来为客意何如",诗人以问句开篇,流露出对异地生活的淡淡愁绪,但又不失豁达,暗示自己并未被秋意所困扰。
"千里山河信不疏",诗人强调尽管相隔千里,但与朋友之间的通信并未因距离而减少,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通信的珍视。这里的"信"既是信件,也是信任和情感的纽带。
"昔日老人今则少",诗人感慨时光荏苒,曾经的壮年已成过往,现在自己已步入老年,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不妨红叶闭门书"结尾,表明即使在红叶满天的闭门生活中,他依然乐于通过书信与友人交流,保持精神世界的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人生阶段变化的坦然接纳,展现出诗人深沉而豁达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
少年独识晁新城,闭门却扫卷旆旌。
胸中自有谈天口,坐却秦军发墨守。
有子不为谋置锥,虹霓吞吐忘寒饥。
端如太史牛马走,严、徐不敢连尻脽。
徘回未用疑相待,枉尺知君有家戒。
避人聊复去瀛洲,伴我真能老淮海。
梦中仇池千仞岩,便欲揽我青霞幨。
且须还家与妇计,我本归路连西南。
老来饮酒无人佐,独看红药倾白堕。
每到平山忆醉翁,悬知他日君思我。
路傍小儿笑相逢,齐歌万事转头空。
赖有风流贤别驾,犹堪十里卷春风。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其三
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
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