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平(běi píng)的意思:北平是指北方的平原地区,也指平和安宁的状态。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河上(hé shàng)的意思:指在河上,表示在水上行驶或活动。
降城(jiàng chéng)的意思:指攻克敌方的城池,使其投降或被占领。
禁兵(jìn bīng)的意思:禁止出征的军队,指不能出动的兵力。
落来(luò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情况逐渐变得明朗或明确。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山势(shān shì)的意思:指山的形势或势力。也用来形容某种形势或势力的强大和威势。
山鬼(shān guǐ)的意思:指山中的妖怪或山里的野兽。也用来形容行为凶恶的人。
少保(shǎo bǎo)的意思:指年少时具备才干、品德等方面的保证。
胜情(shèng qíng)的意思:形容情感或意志的胜利或战胜。
宿将(sù jiàng)的意思:宿将指的是在战争中表现出色、经历过多次战斗并有丰富经验的将领。
武库(wǔ kù)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的存放地点,也可比喻知识丰富的人或机构。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幽燕(yōu yà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在幽静、安宁的环境中生活或活动。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三屯营》,通过对三屯山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首联“三屯山势郁峥嵘,少保当年此建旌”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三屯山的壮丽景色,同时暗含了历史的厚重感,因为这里曾是少保(可能指明代将领)建立军旗之地。颔联“名似北平临宿将,制如河上筑降城”运用比喻手法,将三屯营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布局与北平和河上的降城相比较,突出了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颈联“忠祠日落来山鬼,武库苔封蚀禁兵”则转向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夕阳下的忠祠吸引着山鬼前来,武库中长满青苔,昔日的禁兵已成往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尾联“一望幽燕人物尽,颓垣荒草不胜情”则是对整个区域的总体描绘,幽燕之地的人物都已消失,只剩下颓垣荒草,流露出诗人深深的哀愁与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顾炎武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的忧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沁州一舍大风雨即事
峭崿撑天漏,妖云蔽日翔。
千山俱鼎沸,万树各鸱张。
迸雨排银镞,飞湍挂玉梁。
左担愁绝涧,西顾失连冈。
湿束人偏小,愁催路转长。
行行畏鱼腹,步步怯羊肠。
自哂随车谬,翻疑叱驭狂。
安危此身在,大地有康庄。
尤子求尝自言其手画苏长公后赤壁赋甚精索余书赋其尾未果今年冬子求忽使阿獠携此卷来乞二金为腊夕之资余如数与之还其卷为书赋且题一五言律子求可付虎儿善藏之勿售非其人也
只倚曹韩贵,穷来泥所如。
真成乞米帖,吾岂换鹅书。
笔底青山在,灯前白发疏。
吴门有长铗,慎莫叹无鱼。
歌行长短句题橘轩卷后
昔有苏耽君,丹成不肯去。
乞取巴中老龙唾馀核,化作江陵紫霞树。
凿井苏君陂,下通长桑所食之上池。
一杯复一叶,千人万人却杖归。
其后八百年,陆翁手种树,乃是翁家郁林太守之所怀。
聊采仙君名,用以颜其斋。
翩然渡淮水,不忧此树化为枳。
卖药长安中,携壶汝南市。
交州薏苡让功力,魏苑葡萄失颜色。
丹苞琼瓤崖蜜寒,坐令消渴蠲文园。
何以报汝披琅玕,云舒锦粲龙虬蟠。
更后百馀年,有孙髯参公。笑谓王子,腐史何庸。
木奴千头,以当素封。
宁如宝此卷,洞庭秋霜箧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