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赋于旻,亦莫敢辞。夫既劳止,曰又谣止。
厥谣惟诼,匪齿以角。岂不尔好,裾接则涅。
毋谓余璠,毋谓余靡愆。曷不悄悄,言思其端。
彼人(bǐ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关的人,也可以指对方、他人。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不尔(bù ěr)的意思:不是你,不属于你
憧憧(chōng chōng)的意思:形容人们向往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情。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回泬(huí jué)的意思:回泬指水流回流,比喻事物反复循环,没有出路。
劳止(láo zhǐ)的意思:劳累停止,不再劳动。
莫敢(mò gǎn)的意思:不敢,表示非常害怕或不敢做某事。
宁止(níng zhǐ)的意思:宁可停止或忍受,不愿继续进行或承受。
滂滂(pāng pāng)的意思:形容水流的声音大而急促,也形容文章或诗词的气势雄浑。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悄悄(qiāo qiāo)的意思:悄悄指的是轻轻地、不声张地、不引人注意地。形容做事谨慎小心,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蓰蓰(xǐ xǐ)的意思:形容草木繁盛、茂盛的样子。
有言(yǒu yán)的意思:有话要说或有意见要表达。
有劳(yǒu láo)的意思:表示感谢对方的帮助或付出的辛劳。
有庳(yǒu bì)的意思:形容房屋或建筑物非常破旧、残破。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雨雪之什六章》中的第六章,描绘了在雨雪纷飞的恶劣天气中,行者的艰辛与无奈。诗人通过写马的疲惫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劳役不公的不满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雨雪滂滂,我马??。" 开篇以雨雪的宏大场景起笔,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艰难,马匹也因疲惫而步履维艰。接着,诗人感慨道:"不有劳者,谁其得宁?" 表达了没有无尽劳作的人,谁能真正得到安宁的疑问。
"受赋于旻,亦莫敢明。" 他接受了上天的赋予,但不敢公开抱怨,暗示了社会现实中的压抑和忍耐。随后,诗人反复强调劳役无休止,"夫既宁止,曰又淫止","夫既劳止,曰又谣止",反映出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不公平的讽刺。
"厥谣惟诼,匪齿以角",用比喻手法表达了流言蜚语的尖锐和无情。诗人感叹,即使人们不愿接受这样的生活,也无法逃脱。最后,他警告自己和他人,不要因为困境而怨恨他人,"毋谓尔蜮,毋谓尔回泬",并反思自己的过错,"纵生憧憧,独我之孽"。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对公正的期盼,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