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五首·其三》
《偈颂五首·其三》全文
宋 / 释文礼   形式: 偈颂

生本不曾迷,夜阑鸡向五更啼。

诸佛本不曾悟,秋清雁度长空去。

西窗昨夜月华明,凉飙已到梧桐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长空(chá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辽阔广袤,没有边际的样子。

凉飙(liáng biāo)的意思:形容寒风刺骨,寒气袭人。

秋清(qiū qīng)的意思:指秋天时清爽宜人的景象。

生本(shēng běn)的意思:指人的一生,或者事物的起始和发展的根本。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月华(yuè huá)的意思:指月光,也可以比喻优美的诗文或音乐。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文礼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首句“众生本不曾迷”,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其自性,迷失只是对自性的暂时遮蔽;次句“夜阑鸡向五更啼”,通过鸡鸣报晓,象征着自然规律和生命的觉醒,即使在深夜,也终将迎来新的开始。

第三句“诸佛本不曾悟”,意指佛性本自具足,无需刻意追求觉悟,悟性自在人心;“秋清雁度长空去”,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大雁南飞的景象,寓言修行者的心境如雁过无痕,超脱尘世。

最后一句“西窗昨夜月华明,凉飙已到梧桐树”,以月光明亮和凉风拂过梧桐,象征着寂静的夜晚和内心的清凉,暗示修行者内心的澄明与自然的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为载体,传达出禅宗关于回归本心、洞察真理的教诲,富有深意且意境优美。

作者介绍

释文礼
朝代:宋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 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寄赵菊东山长三首·其二

澹然幽贞姿,乃是夕英菊。

托根九秋抄,霜露凄已肃。

我疑灵均伴,只有渊明独。

采采黄金花,岂意杜陵曲。

(0)

寿湖南汪仓十首·其二

见说奎文得岁时,杓携天北启天机。

黄陂嗣有公侯气,牛斗扬光曜紫微。

(0)

送范二丈入蓝田书院二首·其一

今代崔斯立,才高不负丞。

君方为重客,人谓得良朋。

敏捷朝千字,辛勤夜一灯。

明年冠秋试,万里看飞腾。

(0)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其十三

檐间新燕几时来,檐外闲花往岁栽。

丹杏碧桃浑落尽,绿阴低处结青梅。

(0)

徽州绩溪县六月二十五日迎汪王于县厅祈雨未之应也七月三日率同官再祷焉酌献方毕阴云四合甘霔大霈因以小诗纪实

何须祷旱必桑林,试扣丛祠丐一临。

再拜炉烟方裛裛,四周云气已骎骎。

田龟向去亡凶兆,垤鹳新来有好音。

多谢神灵怜老令,肯倾膏泽慰民心。

(0)

再委赵丞阳山送龙祷雨·其二

老龙高卧复何求,韬敛风雷自一湫。

不恨如麻无雨脚,却愁生耳有禾头。

向来河内惭移粟,此去江边欲具舟。

龙若有灵须早计,霖霪莫待火西流。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