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数(bù shù)的意思:不计算、不计数
常随(cháng suí)的意思:经常跟随、常常相伴
从公(cóng gōng)的意思:公正、公平、公开。
喉舌(hóu shé)的意思:指发表言论、传达信息的媒介或代言人。
回銮(huí luán)的意思:指君主返回都城,也用来比喻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密旨(mì zhǐ)的意思:指秘密的指示或命令。
末命(mò mìng)的意思:指生命的最后阶段,即临终时的命运。
貔貅(pí xiū)的意思: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被认为能够驱邪避恶、招财纳福。在成语中,貔貅常常用来形容能力强大、威力无穷的人或事物。
前筹(qián chóu)的意思:准备工作或筹备工作。
三度(sān dù)的意思:指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发生三次。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野狐(yě hú)的意思:指狡猾狡诈的人。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指麾(zhǐ huī)的意思:指挥和命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敏杨太师的英勇与忠诚,通过细节展现其在军队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君主的绝对效忠。
首联“野狐三度扈王师,诸将从公受指麾”,以“野狐”比喻杨太师,暗示其虽出身低微,却能三次辅佐君主,率领大军,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对君主的忠诚。同时,“诸将从公受指麾”则强调了杨太师在军队中的权威和影响力。
颔联“赐解御裘冬觉暖,诏裁密旨夜常随”,通过“御裘”和“密旨”的描述,展现了杨太师在君主身边的特殊地位和受到的信任。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他所穿的御赐之裘也能让人感到温暖;而夜晚,他更是随侍君主左右,传达密旨,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颈联“前筹不数貔貅力,末命仍归喉舌司”,进一步赞扬了杨太师的智慧和忠诚。这里的“前筹”指的是之前的策略或计划,“貔貅力”象征着军队的力量,而“末命仍归喉舌司”则表明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杨太师也依然坚守在君主身边,负责传达君主的命令,显示了其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
尾联“万里回銮惊驾晏,军中未有一人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杨太师去世时的情景。尽管君主返回京城的行程被杨太师的突然离世所打断,但这一事件在军中却鲜为人知,突出了杨太师在军队中的低调和默默无闻,以及其去世对君主和军队产生的巨大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杨太师生前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军事、政治上的卓越贡献和对君主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纪梦是岁大旱
老年屏人事,北窗寄高眠。
梦魂御风去,金阙开九天。
虎豹狞不嗔,知予有仙缘。
玉座拥五云,香炉飞紫烟。
青衣两童子,举手导我前。
下土虮虱臣,愚衷欲敷宣。
兵戈幸休息,饥馑方连绵。
洪惟大生德,实司水旱权。
愿言回哀眷,与世解倒悬。
上帝允臣请,乃曰赐丰年。
再拜谢阙下,回飙堕林泉。
夜雷声殷殷,甘泽朝满田。
沈思喜且惊,异梦非偶然。
士怀当世忧,□□□□□。
贞观有房杜,斗米三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