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寒门(hán mén)的意思:指贫寒出身的家庭。
号哭(hào kū)的意思:大声哭泣
藿食(huò shí)的意思:指靠别人的残羹剩饭来维持生活。
节食(jié shí)的意思:指有意限制食物摄入量的行为,通常出于减肥、保持身材或改善健康等目的。
旧友(jiù yǒu)的意思:旧友指的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也可以指与人有深厚友谊的人。
客游(kè yóu)的意思:指客人游玩、旅行。
门士(mén shì)的意思:门士指的是门下学生,也可指门徒、学生。
眇眇(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非常微小、渺小。
裘褐(qiú hè)的意思:指穿着朴素,衣着简单,不注重外表和装饰。
四顾(sì gù)的意思:四处看望、环顾四周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无旧(wú jiù)的意思:没有旧的东西,表示全新、崭新。
轩冕(xuān miǎn)的意思:指君主即位后,戴上皇冠,穿上龙袍,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也比喻最高权力的象征。
营营(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充满活力、繁忙、忙碌的样子。
友朋(yǒu péng)的意思:
朋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一:“周亲咸奔凑,友朋自远来。” 明 袁宏道 《忆弟》诗之二:“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从入 北京 到五四运动之前,共三年,是我最枯寂的生涯,友朋的交际可以说绝对的断绝。”
灾沴(zāi lì)的意思:指灾祸、疾病等不幸之事
自蔽(zì bì)的意思:自我封闭,不与外界交流或互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京城燕蓟城中孤独漂泊的寒门之士的生活境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社会底层的艰难处境和内心的挣扎。
首句“眇眇寒门士”,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寒门之士,暗示其出身低微,地位卑微。接着,“客游燕蓟城”描述了他远离家乡,孤身一人在京城漂泊的生活状态。
“上无公卿故,下无旧友朋”两句,揭示了主人公在京城缺乏社会支持网络的事实,无论是高位的官员还是旧日的朋友,都与他无缘,使得他的生活更加孤立无援。
“裘褐不自蔽,藿食空营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物质生活的困顿。裘褐是粗布衣裳,这里用来形容主人公衣着简陋;“藿食”指的是以豆叶为食,象征着生活的贫困。尽管如此,他仍然“空营营”,即内心焦虑不安,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状的不满。
“四顾灾沴馀,但闻号哭声”则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悲惨的氛围。四周满目疮痍,人们哀嚎哭泣,反映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景象。
“日负道德懿,敢怀轩冕荣”表达了主人公坚守道德操守,不为世俗名利所动的决心。即使在困境中,他也不忘自我修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高尚。
“节食慎所欲,聊以厚我生”则是主人公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和生存策略。他节制饮食,谨慎行事,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延长生命。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通过主人公的遭遇,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