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传烽(chuán fēng)的意思:传递烽烟信号,表示战争即将爆发。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寒更(hán g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时分读书学习。也泛指夜晚时分做事、努力工作。
灰冷(huī lěng)的意思:形容气氛或心情冷淡、沉闷。
岭海(lǐng hǎi)的意思:指山和海,泛指广阔辽远的地域。
木佛(mù fó)的意思:指虚伪、假装虔诚的人。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却望(què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怀不满意,希望得到更好的情况。
兽炭(shòu tàn)的意思:指人类与野兽之间的差别,比喻人的品行高尚或卑劣。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云幕(yún mù)的意思:云层像帷幕一样遮挡了视线,比喻事物隐蔽不露真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寂寥景象。首联“兽炭成灰冷铁猊,孤灯木佛各凄凄”以“兽炭”和“铁猊”烘托出环境的寒冷与寂静,而“孤灯”和“木佛”的形象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颔联“已闻岭海传烽火,翻怪边城静鼓鼙”运用对比手法,岭海烽火连天,边城却异常宁静,这种反差让人感到意外与疑惑,暗示了某种不寻常的情势。颈联“沙为雪铺寒更远,天因云幕晓尤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更加深沉的孤独感,沙地仿佛被雪覆盖,显得更加遥远,天空因云层遮蔽而显得更低沉。尾联“松枝岁岁皆东指,弟子于今却望西”则在自然景观中融入了人事变迁的感慨,松枝年年指向东方,象征着不变的自然规律,然而如今却有人(弟子)转向西方,寓意着世事无常,人心易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