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枝噏沉液,上条咀槁肤。
饮食亦已遂,不念彼树枯。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长相(zhǎ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外貌、相貌。
何殊(hé shū)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化成(huà chéng)的意思:指将原来的形态或性质发生转变,变成另一种形态或性质。
戢戢(jí jí)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严肃,不敢有丝毫轻慢。
飘飖(piāo yáo)的意思:形容物体在空中飘荡摇摆。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桑中(sāng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无法自拔或无法摆脱困扰。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饮食(yǐn shí)的意思:指吃喝男女,即男女都需要吃饭喝水,是生活的基本需求。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中蠹(zhōng dù)的意思:指中了害虫,比喻受到了破坏、侵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的《效阮公咏怀(其十四)》,以蚕虫为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物极必反的感慨。首句“蜎蜎桑中蠹”形象地描绘了蚕虫在桑叶中蠕动,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微小;“戢戢托尔躯”则暗示人依赖外物生存。接下来,蚕食桑叶的过程被细致刻画,暗指享受现世安逸的同时,却忽视了后果。
“下枝噏沉液,上条咀槁肤”进一步描述蚕的进食行为,暗示人们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然而,“饮食亦已遂,不念彼树枯”揭示了人的自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随后,诗人以“树枯竟何如,憔悴在须臾”警示,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最后两句“飘飖云间龙,卑高一何殊”运用龙的意象,表达人生的起落变化,即使地位如龙,也可能因时势变迁而卑微。结尾处,“变化成霖泽,千载长相俱”寓意无论人生如何起伏,最终都应回归自然,造福他人,留下长久的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虫喻人,揭示了人生的短暂、贪婪与无常,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昭王有志兴宗社,厚币卑辞礼贤者。
郭君一语捐千金,国士争趋骈驷马。
燕台计议皆英豪,齐人蹴踏犹儿曹。
三军旗帜白日动,半空剑气青云高。
乐生既去士亦少,回首春风长芳草。
火牛遂复七十城,恨满台荒天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