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效阮公咏怀·其十四》
《效阮公咏怀·其十四》全文
明 / 薛蕙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蜎蜎桑中蠹,戢戢托尔躯。

下枝噏沉液,上条咀槁肤。

饮食亦已遂,不念彼树枯。

树枯竟何如憔悴须臾

飘飖云间龙,卑高一何殊

变化成霖泽,千载长相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长相(zhǎ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外貌、相貌。

何殊(hé shū)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化成(huà chéng)的意思:指将原来的形态或性质发生转变,变成另一种形态或性质。

戢戢(jí jí)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严肃,不敢有丝毫轻慢。

飘飖(piāo yáo)的意思:形容物体在空中飘荡摇摆。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桑中(sāng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无法自拔或无法摆脱困扰。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饮食(yǐn shí)的意思:指吃喝男女,即男女都需要吃饭喝水,是生活的基本需求。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中蠹(zhōng dù)的意思:指中了害虫,比喻受到了破坏、侵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的《效阮公咏怀(其十四)》,以蚕虫为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物极必反的感慨。首句“蜎蜎桑中蠹”形象地描绘了蚕虫在桑叶中蠕动,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微小;“戢戢托尔躯”则暗示人依赖外物生存。接下来,蚕食桑叶的过程被细致刻画,暗指享受现世安逸的同时,却忽视了后果。

“下枝噏沉液,上条咀槁肤”进一步描述蚕的进食行为,暗示人们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然而,“饮食亦已遂,不念彼树枯”揭示了人的自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随后,诗人以“树枯竟何如,憔悴在须臾”警示,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最后两句“飘飖云间龙,卑高一何殊”运用龙的意象,表达人生的起落变化,即使地位如龙,也可能因时势变迁而卑微。结尾处,“变化成霖泽,千载长相俱”寓意无论人生如何起伏,最终都应回归自然,造福他人,留下长久的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虫喻人,揭示了人生的短暂、贪婪与无常,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作者介绍
薛蕙

薛蕙
朝代:明   生辰:1489~1539年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猜你喜欢

送人回剡

华川游未遍,又作剡中游。

诗海珊瑚月,书田苜蓿秋。

行山时借屐,访雪夜乘舟。

别后怀人处,清风独倚楼。

(0)

和吴正传五台怀古韵·其四黄金台

昭王有志兴宗社,厚币卑辞礼贤者。

郭君一语捐千金,国士争趋骈驷马。

燕台计议皆英豪,齐人蹴踏犹儿曹。

三军旗帜白日动,半空剑气青云高。

乐生既去士亦少,回首春风长芳草。

火牛遂复七十城,恨满台荒天地老。

(0)

宜春盘龙寺

岩峰三十六盘通,塔殿高低翠谷中。

传法有宗僧业白,安身无语佛灯红。

松杉种得云千本,泉瀑飞来雪半空。

最喜老龙泓下卧,肯将霖雨致年丰。

(0)

简赵仲时

不用区区叹陆沉,古来才大亦难任。

且须自宝连城璧,莫为人疑跃冶金。

宫锦色繁春仗丽,天书光烂夜堂深。

他年诏直层霄上,应有青藜识此心。

(0)

红树

枫坞梨园醉晓霜,缬衣零落舞金商。

半山留日树无影,一径有风花不香。

萧寺烟晴秋易老,御沟水急恨空长。

诗人自爱停车晚,还记清阴六月凉。

(0)

李徵君将还扬州因言沈郎官在吴下赋此以寄

二月桃始花,淮南客还家。

阶前疏雨落,堂上春衣薄。

为言沈约在吴中,玉壶青丝酒如空。

春风相过蕙草绿,芳菲满堂乐未终。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