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焕(běi huàn)的意思:北方的光芒。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名教(míng jiào)的意思:名教是指有名望的教育家或名师的教诲。
尼山(ní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心境宁静,如佛家尼姑般心无旁骛,不受外界干扰。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书礼(shū lǐ)的意思:指尊重书籍,以礼待书。
台北(tái běi)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情绪低落、沮丧,失去信心或勇气。
文光(wén guāng)的意思:指文采光彩,指人才或文章等文学作品的光辉。
馨香(xī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令人愉悦。
仰慕(yǎng mù)的意思:对别人或事物心生敬慕之情。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北圣庙的庄严与文化氛围。首句“圣宫新杰建”点明了庙宇的崭新与神圣,接着“台北焕文光”则强调了其在文化上的光辉。接下来的“名教纲常地,诗书礼乐场”两句话,将圣庙视为传授道德规范、文学艺术和礼仪乐律的场所,体现了其在教育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人才多棫朴,俎豆永馨香”两句,以“棫朴”比喻人才,形象地表达了圣庙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的情景,并且这些人才的贡献如同祭品的香气一般,永远留存。最后,“仰慕尼山学,拜观万仞墙”则通过引用孔子的象征——尼山和万仞墙,表达了对圣庙所代表的深厚学问和道德精神的崇敬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台北圣庙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也寄托了作者对于知识、道德与文化的深深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蒲石轩
青青水中蒲,磊磊涧边石。
托根相依倚,出处同所适。
托根各有宜,出处亦有时。
昔也俱弃捐,瓦砾沉污池。
今登君子堂,璠玙等奇玩。
灌以清冷泉,藉之青玉案。
蒲根朝润石,石罅朝云阴。
嘉名揭华扁,允矣君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