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蚕(bīng cán)的意思:指暗中侵蚀、破坏的人或事物。
波斯(bō sī)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曲折晦涩,难以理解。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裁皮(cái pí)的意思:指根据情况判断和处理,灵活应对。
草丛(cǎo cóng)的意思:指茂密的草丛。
杵声(chǔ shēng)的意思:指锤击声或敲击声。
当道(dāng dào)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当前处于主导地位或盛行的状态。
得手(dé shǒu)的意思:成功地完成某件事情,达到预期的目标
胫骨(jìng gǔ)的意思:指腿部的胫骨,比喻事物的根基或基础。
开塞(kāi sāi)的意思:解除阻塞,打通堵塞的道路或通道。
客遇(kè yù)的意思:指客人来访或陌生人相遇的情况。
留种(liú zhǒng)的意思:保留种子,指保留后代,传承血脉。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牧羊(mù yáng)的意思:指引导和管理他人行为,类似于牧羊人引导羊群。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皮褥(pí rù)的意思:指表面上看似平静和谐,实际上内心却暗藏恶意和狡诈。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书林(shū lín)的意思:指众多的书籍,形容知识丰富或书籍众多的地方。
四围(sì wéi)的意思:指周围的环境或者事物。
蹄踣(tí bó)的意思:指马匹奔跑时蹄子落地的声音,比喻事物发展迅速、声势浩大。
跳踉(tiào liáng)的意思:形容行走或移动时姿势不稳定,摇摆不定。
土城(tǔ chéng)的意思:指简陋的城墙,也用来比喻粗糙、简陋的建筑或事物。
无伦(wú lún)的意思:毫无关系或者没有任何联系
西人(xī rén)的意思:指外国人,特指西方国家的人。
侠客(xiá kè)的意思:指有侠义精神的人,勇敢正直,敢于为正义事业而奋斗。
羊子(yáng zǐ)的意思:指人心胸狭窄,不宽容、不大度。
杂虏(zá lǔ)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敌人或敌对势力。
在草(zài cǎo)的意思:在草地上。形容人或物在草地上活动或行走。
作书(zuò shū)的意思:指撰写文章、著书立说。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莱的《西域种羊皮书褥歌寄李仲羽》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异域风情的画面。诗中通过“波斯谷”、“神夜语”、“牧羊”等元素,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富有异国情调的世界。
首句“波斯谷中神夜语”,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场景,仿佛在夜晚,波斯谷中传来神灵的低语,引人遐想。接着,“波斯牧羊俱杂虏”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暗示着这里不仅有波斯的牧羊人,还有其他民族混杂其中,营造出一种多元文化的氛围。
“当道剚刀羊可食,土城留种羊胫骨”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羊群的生活状态和命运,一方面表现了生存的艰难,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与改造。接下来,“四围筑垣闻杵声,羊子还从胫骨生”则展现了生命的循环与再生,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命的力量依然顽强。
“青草丛抽脐未断,马蹄踣铁绕垣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草原上的景象,青草丛生,生机勃勃,马蹄踏过,铁蹄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羊子跳踉却在草,鼠王如拳不同老”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羊子在草地上跳跃,而鼠王虽小,却有着不同于老年的活力与智慧。
最后,“饫肉筵开塞馔肥,裁皮褥作书林宝”两句,将话题转向了物质生活与文化传承,筵席上丰盛的食物,以及用羊皮制成的书籍,象征着物质的丰富与知识的积累,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南州侠客遇西人,昔得手褥今无伦”则表达了对文化交流的期待,南州的侠客遇到了西方人,过去的手工羊皮褥子如今已无法比拟,暗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对新事物的渴望。
整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异域风情与文化交融的主题,既有对自然与生命的赞美,也有对文明进步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